郑和小名为三宝,因此也被人称为三宝太监。他虽然身为太监,却长相魁梧,机智聪慧,因此深得明成祖朱棣的信任并成了他的心腹之一。
那么,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观点一:为了宣扬国威震慑外邦。
明成祖励精图治,开创了永乐盛世。他在位期间,曾派遣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郑和远航船队规模之大,行程之远,世所罕见,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就是万国朝贡。
观点二: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明成祖朱棣的皇位是从他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篡夺的,当年宫中火中,成祖怀疑朱允炆逃到了国外,于是派朱允炆郑和下西洋寻找朱允炆的踪迹。居说郑和七次下西洋,每到一处则暗中打探建文帝的下落。
观点三:郑和下西洋是具有政治和经济的“双重目的”。
例如梁启超据“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一语,在其《祖国大航海家一郑和传》中说明成祖野心勃勃,利用郑和下西洋扬名海外,其实只不过是“自我陶醉”罢了。《中国殖民史》的作者李长傳,称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称为“炫耀自我”。
观点四:郑和七次下西洋,每次出航,明成祖交给他的任务都是不相同的。
关于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目的,《中国历史钢要》的作者尚钺认为,在15世纪中西亚的帖木儿帝国严重威胁明朝的边疆,所以成祖派郑和远渡重洋,以联络外邦缔结联盟共同对付帖木儿帝国,使它没有时间入犯明朝。郑和以后六次下西洋则是为了开辟一条新的航海路线,以便更容易地与国外诸国进行经贸往来。李光壁的《明朝史略》指出郑和到达印尼爪哇岛、三宝庙则带有扩大贸易、提高威望、联络印度三项任务。《郑和下西洋简论》中提到郑和前三次远航的目的是同亚非等国家。顺便也可以搜寻一下朱允炆的下落,而后的四次远航,则是为了宣扬国威。
至于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当然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后人不过居此进行合理推断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