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说:“娘家住个冬,夫家失去公”,什么意思呢?这可厉害了,媳妇在娘家住一个腊月,然后夫家就会失去公公,言下之意就是会被夫家扫地出门。
这有些夸张了吧,其实一点也不夸张,过去农村真的就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媳妇长时间呆在娘家不回婆家,然后婆家直接叫媒人上门,解除婚约。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因为婆家认为既然你嫁到丈夫家,就应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而不应该在腊月如此重要的日子里跑回娘家,一呆就是一个月。
这句俗语中的冬天实际上指的是整个腊月,对于旧时农村人来说,腊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月。为了准备过个好年,腊月里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储备粮食,腌制食品,腊鸡腊鸭腊香肠。
家里的卫生要全面打扫,还要把各屋里睡过的床上用品拿出来清洗,那个时候又没有洗衣机,全靠着女人们一双手来捶打。再加上照顾孩子,伺候瘫痪在床的老人,多少事情需要做呀。这个时候作为家庭主力军的媳妇跑回娘家,扔下家里一大堆事情不管,男人又在外打工,这还像一个家吗?
如果确实是因为娘家有事情,媳妇在那里呆个一两天,也没有什么事情。可是乡里乡情的,各家各户是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有些媳妇跑回娘家后,就又重新变回了以前的小公主,整天吃吃喝喝,玩玩乐乐。
消息传到婆家,婆家人当然不高兴了。这样的次数多了,婆家人就会认为这个媳妇娶得不值当,该退的就退了吧。我原来住的那个村子隔壁邻居家就经常出现这样的事情,开始夫妻俩是吵架,后来妻子经常跑回娘家,再后来俩人连架都懒得吵了,直接离了。
中国农村对于新媳妇有一个最基本的认知,那就是要呆得住,嫁到男人家,这里就从此是你的新家了。要安得下心,不要胡思乱想,纵然你娘家可能确实有事,也不要一天到晚往回跑。
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例如腊月准备过年,秋天准备收割的时节,这样的日子尤其要注意。如果新媳妇对于这些不能接受的话,那夫妻关系就基本上维持不下去了。“娘家住个冬,夫家失去公”,这可不是什么封建迷信,这里面包含劝诫之意。
不过对于现代女性来说,她们对于这句俗语又有不同的看法了,个性要强的90后女性并不认可这样的话。她们觉得婆家也好,娘家也罢,都是自己的家,想住到哪里是自己的自由,别人不能干涉。
如果谁不能接受的话,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与自己无关。由此而衍生出了一个现代化的难题,就是到谁家去过年。特别是对于分居两个城市的夫妻来说,逢年过节到底是到婆家还是到娘家,成为了一个世界上最难解答的题目。
由此而引发出来的各种矛盾也是层出不穷,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妨大家都各自退让一步,生活才会更加和谐,您认为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