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首享誉海内外的优秀作品,音乐界对它深刻的内涵一直存在着表面和片面的两种理解,本文作者认为这两种理解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它真正的内涵应该是对世俗的控诉以及与命运相抗争的一曲命运之歌。
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是我国著名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之一。1993年被评为20世纪华人艺术精品。作品于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风靡全国。
多年来,《二泉映月》不仅在民乐领域中被人们乐于演奏,而且还被改编成多种演奏形式,如小提琴独奏,弦乐四重奏,民乐合奏等。在众多的演奏形式中,人们对《二泉映月》的内涵把握也有着不同的见解。
一、表面性
表面性,就是依据优美流畅的旋律和作者对标题的理解把音乐处理成风花雪月的景物描绘,演奏起来委婉流畅。不仅在演奏方面,甚至在理论上于红梅二胡独奏人们也往往把它和印象派大师德彪西的《月光》并列为中外描绘月光的佳作。
一般来说,标题是作品的一部分,是内容最凝炼,最直接的表现;恰当的标题不仅能说明作者的思想深度、洞察能力、明确的目的,同时又为欣赏者明确指出了乐曲的思想内容。音乐作品二胡教学视频初级的文字标题,从它的本意来讲,即作者的创作过程和它的职能;从欣赏者的感受过程来说,它即可指导欣赏者了解作者构思的具体化,又能使欣赏者加强对音乐形象的正确理解,指导并启发欣赏者的思路。
那么,《二泉映月》的标题是否符合以上的本意呢?下面是本人的一些自家之言:
《二泉映月》原本无标题,标题为后人所加;当年杨荫浏先生在为阿炳录二胡独奏音完毕后,此曲初定名《二泉》,据说阿炳经常到无锡的惠山泉-----天下第二泉边卖艺,同时又吸收广东音乐中《三潭印月》的曲名之灵感,并为此曲定名《二泉映月》的。标题的确定并没有乐曲本身所表达的内容、情感,这种即兴定题与乐曲含义基本不符。
阿炳创作这首乐曲是在双目失明之后,阿炳到惠山泉边卖艺,是生活所迫啊!当时的生活举步为艰,受人欺凌,怎么会有如此闲情二胡视频雅致来欣赏美妙的lixue自然之山水呢?由此看来,这种对作品的理解显然趋于程式化现象。
二、片面性
这种理解就是注重阿炳的身世,着力体现悲剧性,把作品奏成低沉凄楚的情调,以至出现了置作品的本源于不顾,另辟蹊径,片面截取。
阿炳辛酸的身世也确实令人同情。私生子出身,幼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双目失明,由一个道士沦落成沿街卖艺乞讨的乞丐。所处的又是军阀割据,日寇入侵的混乱年代,但是否其作品就一定完全叙述其身世呢?
据阿炳自述,他一生共创作200多首作品,但保留下来的却只有6首,即琵琶曲:《大浪涛沙》《龙船》《昭君出塞》;二胡曲:《寒春风曲》《听松》《二泉映月》。而这6首作品都是在双目失明后而创作的。如果按照身世来说,这六首作品都应该是红梅赞二胡独奏曲悲剧性色彩,而事实呢?《龙船》表现的是欢乐的主题,《昭君出塞》一反悲切哀婉的情绪,而是以鲜明乐观的音乐语言加以表达,《听松》中军号声的模拟运用也无不是一种高昂乐观情绪的体现......由此看来《二泉映月》的完全身世说也就勉为其难了。
三、《二泉映月》的内涵
《二泉映月》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我们应当从阿炳本人的思想性格和当时的社会状况等因素来作一下分析:
阿炳的身世很特别,他的境遇也与众不同,他沉受了极大的痛苦和失望,同时也产生了一种比一般人更为强烈的逆反心理和追求光明的愿望。但阿炳又是一个豁达的人、一个乐观的人,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是笑声一片,正是这种努力超脱痛苦的乐观,给了他不刘长福二胡教学视频被生活所压垮的精神力量。
《二泉映月》诞生的时期,正是社会动荡混乱,民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lishi历史变革时期,作品无疑带有这个时期的社会气息,带有阿炳对这个社会的情感反映。但阿炳不是知识型的刘天华,也不是革命型的冼星海,他的作品中忧国忧民的情绪并不充足,而高昂激奋的革命语言也难寻觅;它有无奈的叹宋飞二胡独奏曲下载息,它有对光明的追索,同时也有乐观的表露。正如阿炳自述《二泉映月》是一首依心曲。也就是说这首作品是他心声的倾诉,情感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