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这首词是写苏轼途中遇雨的经历:“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但词之旨趣却不在眼前之景,而在表现一种处变不惊、安之若素的人生态度。作者用轻松诙谐的笔调写来,融叙事、写景、抒情、议理为一体,日常生活小景的描写与它所寓含的深遂哲理融合无痕,令人玩味。
词的上片写的是遇雨:“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任骤雨穿林打叶,竹枝芒鞋,吟啸徐行,从容潇洒之风神宛然在目。
下片写的是晴雨:“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风冷酒醒之后,雨霁,日出,蓦然回首,风耶,雨耶,阴也,晴也,无不消逝一空,见出心境的豁达与自信。
苏轼平素“奋励有当世志”,但仕官偃塞,被政敌罗织“讪谤罪”下狱,几乎置于死地。劫后余生更多地用老庄之道自我排解,不以世事萦怀,淡忘得失荣辱。此词正写于谪居黄州任团练副使之时。“乌台诗案”劫难刚过,仕途极度沉沦,但词人“倔强犹昔”,不改豪杰之志,不敛疏放之态,得失、荣辱、生死皆能泰然处之,无论是风雨摧叶的逆境,还是晴光相迎的顺境,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便是苏轼的旷达,这便是苏轼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