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答:我认为再见原本是有实际意义的,但是随着越来越频繁地在特定语境使用导致其独立成为了告别的专用词汇,再见本身也失去了字面的含义。
一开始再见的确如字面意思,表示「再次见面」。由于这个意思很适合在分别时候说,因为含有一种客气的意思在里面(就像我们今天很多时候会说改天请你吃饭,真的会请吗?不一定,但是话说到了,表示自己的客气),所以「下次再见」「改日再见」这样的句子用得越来越多。最后用得越来越多,于是成为了专用的告别话,再次见面的客气意思也没有了或者不明显了。
我找到的材料是在语料库里面搜索「再见」词条,在距今时间较短的清代及民国的范围之内,「再见」的意思可以说几乎和今天一样,可以直接用来表示告别:
可以看到,里面有很多只以「再见」构成的表示告别的句子,也有很多在告别时说的何时再见,何地再见,和今天几乎无差。
但是很明显,元代、明代的「再见」基本上是「再次见面」的意思了,也看不到独立成句的情况:
显示结果中,「再见」几乎都是充当句子的成分,基本是表达重逢、再次见到的意思。
再往更早的搜索我不确定结果还有多少意义,因为元曲,明清小说的语言很接近市民白话,可以看到老百姓是怎样说话的,似乎比文言更有说服力一些。不过还是往前再看看吧
两宋时期,感觉和元代区别不大,再见依旧是充当句子成分,有实际意义,表示又见,重逢:
隋唐依然如此:
两汉不但出现地更少,而且意思基本就是一字一义:再:第二次;见:见面
先秦时期就不说了:
所以我认为,如同很多其他语言一样,一开始告别时说的客气话或者祝福话随着越来越多地使用,成为了一种几乎失去了字面意思的特定场合的专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