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在明永乐十五年建的,在1420年建成。由燕王朱棣兴建。
最初只是一座木结构的牌楼,直到顺治8年改为天安门,天安门位于北京的中心地带,占地面积达到4800平方米,在1925年天安门才向民众开放,之后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之一。
答:天安门是什么年代建的及谁建的的问题回答: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1420年建成。最初仅是一座三层五间式的木结构牌楼,名字叫做“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
天顺元年(1457年),牌天安门与华表楼毁于雷火,八年后的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门楼。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军队攻入北京,承天门再次被毁。
清顺治八年(1651年)在废墟上进行了大规模改建,重修为一座城楼,名字也改成“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
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1952年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修缮。1970年的重建基本保持了1651年改建的形制,天安门比原来高了83厘米,通高34.7米(原高33.87米)。
1988年,城楼开始收费,对社会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