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现行交流电36ⅴ为安全电压,人体阻值不同,没有安全电流指标。36v电压也仅是短时触电,虽不危及生命但也会损伤身体。从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设置来看,通常在20~30毫安以下就会断电保护,所以通过人体安全交流电应在几毫安以下吧。
通过人身的交流安全电流规定为10mA。
原因:
1、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
2、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
3、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
4、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100mA的电流通过人体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电流为50mA,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
扩展资料:
根据欧姆定律(I=U/R)可以得知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与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人体电阻除人的自身电阻外,还应附加上人体以外的衣服、鞋、裤等电阻,虽然人体电阻一般可达5000Ω。
但是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很多,如皮肤潮湿出汗、带有导电性粉尘、加大与带电体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以及衣服、鞋、袜的潮湿油污等情况,均能使人体电阻降低,所以通常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是无法事先计算出来的。
因此,为确定安全条件,往往不采用安全电流,而是采用安全电压来进行估算:
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干燥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下,安全电压规定为36V,对于潮湿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如金属容器、管道内施焊检修),安全电压规定为12V,这样,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可被限制在较小范围内,可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