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一:赵郡苏轼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在署名时常署“赵郡苏洵”、“赵郡苏轼”、“赵郡苏氏”,有人误认为他们是赵县人。其实,“三苏”的祖上是栾城人,因为历史上栾城是赵郡属县。赵郡郡治所在地即今之赵县。赵郡始置于北魏,郡治平棘(今赵县),领平棘、房子、高邑、廮陶、元氏、栾城,东魏、北齐、北周沿旧郡,领栾城,隋初罢郡为州,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领13县,栾城为其属县,唐初改郡为州,栾城仍属之,唐大历三年(768年),栾城改属恒州(今正定)。
汉代的苏建,功封平陵侯,定居于陕西武功县,其子孙称平陵系,又称武功苏氏。东汉顺帝时,苏建八世孙苏章先后任冀州刺史和并州刺史,为官清正,摧权折豪。其子苏璿、孙苏琪在邯郸做官,有功于民,遂定居于栾城南赵村一带,成为赵郡苏氏之祖。赵郡苏氏繁衍到唐代,更是出了一位身居相位的佼佼者——苏味道。
苏味道(648年-705年),唐高宗、武后时期曾两度为相,处事委曲求全,模棱两可,但文学方面颇有成就,善诗歌,长于五言律,多写景咏物。其中《正月十五日夜》被誉为“千古元宵诗第一”。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拥立中宗复位,斩杀了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苏味道也因党附于张氏兄弟而被贬为眉州刺史。不久,他又复迁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但尚未成行,就病死于眉州,终年58岁,朝廷追赠他为冀州刺史。归葬栾城,其墓所在地叫苏邱村。留一子居眉州,终成一脉。
苏轼在为其祖父苏序所作《苏廷(苏序别名)评行状》中写道:“公讳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其先盖赵郡栾城人也。”
苏辙为其兄苏轼所作墓志铭中曰:“苏自栾城,西宅于眉。”苏辙本人文集即命名《栾城集》,可见对故乡的思恋非同一般。
所以说苏轼祖籍河北、祖籍栾城,是一个确凿的事实。
密码二:出守中山
时间流转到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历经名震京师、一帆风顺、乌台诗案、东山再起的苏轼,遭遇人生巨大的悲凉。这一年,56岁的苏轼相继失去了两个最重要的女人,一个是第二任妻子王润之,另一个是皇太后——政治上最重要的护佑者。一直亲近新党的宋哲宗开始亲自主政,作为旧党的苏轼立即被冷落,新党也趁机排挤他。苏轼早已厌倦了朝廷内的纷争,主动请求外放。哲宗顺水推舟,便把礼部尚书苏轼打发到了当时距离宋辽边界不远的定州(战国中山曾定都于此)任知州。
当年10月,苏轼走马上任。他并没有把自己的荣辱得失看得太重,而是以“忘身忧国之心”(《朝辞赴定州论事状》),全力推行“丰财”、“择吏”、“强兵”、“富民”的主张。正如苏轼所说,“出守中山,谓有缓带之乐,而边政颓坏,不堪开眼,颇费锄治”(《与钱济明二首(之一)》)。一是整饬军纪、严明法纪、惩恶布新,查处了一批贪官污吏;二是强兵保境,组建了乡村民兵组织“弓箭社”,实行军民联防;三是扶危济困、开拓生产,实行灾年免税五谷、开仓贷米,候丰年以新还官。这一系列举措,造福了一方百姓,稳定了一方天下。
苏轼勤于察访民情。一天,他来到定州城北一带巡访,看到沼泽片片,杂草掩盖着沃土,灵机一动,责专人到南方运来稻种,并亲自向农民传授水稻的插秧、栽培和管理技术,使昔日的荒滩变成一块块稻田。过了些日子,苏轼下乡巡访又路过这里,听到农民在唱:“蚊子咬哇蚂鳖钻,挠洼苦哇插秧难,眼看水荒变成了米粮川。唱不尽的插秧歌,心里喜滋滋的甜。”他将词曲记录下来,稍加整理,定名为“插秧歌”。
任职期间,苏轼还广为植树造林。他非常喜欢北方的大槐树,曾在“雪浪斋”院里亲手栽种了两棵。历经千载,至今枝繁叶茂,东面那棵,侧枝向两侧伸展,犹如凤凰展翅;西面那棵则挺拔高耸,犹如神龙游天,故定名为“神龙”、“舞凤”。
在来定州的路上,苏轼见兵士们赤足涉水、松明照路的情景,十分惋惜本为“千岁之质”的松树被“斤斧”“摧而为薪”,便想物尽其用,发挥其酿酒之功能。到定州后,他就组织匠人用松枝和泉水“制中山之松醪”,并作《中山松醪赋》立碑传世。
一天,苏轼在中山后圃(今定州中学院内)偶得一石,黑质白脉,中涵水纹,宛若山水画卷,百泉涓涌、浪花飞溅,遂名“雪浪石”。苏轼得此石如获至宝,先后赋诗二首,其中一首写道:“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离堆四面绕江水,坐无蜀士谁与论……”之后,文人骚客便纷至沓来,欣赏歌咏雪浪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