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公路的过程涉及到多个阶段,其中放线和测量是前期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以下是修公路过程中放线和测量的一般步骤:
1. 收集资料:在施工开始前,收集相关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资料,以便为放线和测量提供基础信息。
2. 勘测:对拟建公路沿线进行现场勘测,确定公路的中心线、控制点、边线等基本要素。通常使用全站仪、GPS等设备进行精确测量。
3. 绘制设计图纸:根据勘测结果,绘制公路的设计图纸,包括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等,明确公路的线形、结构、尺寸等信息。
4. 放线:根据设计图纸,在现场标出公路的中心线、边线、控制点等位置。可以使用石灰粉、油漆等材料进行标识。放线过程中需要确保精度,以避免施工误差。
5. 测量高程:在放线的同时,需要对公路沿线的高程进行测量。可以采用水准仪、测深仪等设备进行高程测量,确保公路在不同标高处的坡度、纵坡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6. 检查与调整: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放线和测量结果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施工质量。如有需要,可以对设计图纸进行微调,以适应现场实际情况。
7. 竣工测量:公路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竣工测量,对公路的线形、边线、高程等参数进行复测,确保公路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放线和测量是公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公路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在进行放线和测量工作时,务必确保准确性和精度,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
1.根据测量控制点和纸上定线计算成果,可采用极坐标法、拨角法、支距法、直接定交点法放线。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采用极坐标法放线。二、三、四级公路可采用拨角法、支距法或直接定交点法放线。
2.极坐标法放线
1)采用极坐标法放线,可不设置交点桩,其偏角、间距和桩号均以计算资料为准。放线时,应一次放出整桩与加桩,亦可只放直、曲线上的控制桩,其余用链距法测定。
2)供链距法测定中桩的控制桩(公里桩,曲线起、中、终点桩等)应读数两次,其点位差不多大于2cm,并于桩顶钉小钉以示点位。
3)测站转移前,应观测核对相邻控制点的方位角。测站转移后,应对前一测站所放桩位重放1~2个桩点,以资校核。采用支导线敷设个别中桩,只限于两次传递,并应与控制点闭合。
3.拨角法放线
1)根据纸上定线,采用经纬距计算各线段的方向、距离、交角等资料,在现场拨角量距,定出路线转点和交点。
2)拨角法放线,应重新实测偏角和距离,并据以敷设中线,其数据以实测值为准。
3)一般每隔3~5个交点与导线点闭合一次,必要时应调整线位,消除实地放线与纸上定线间的累积误差。
4.支距法放线
1)根据纸上定线线位与控制点位置的相互关系,采用量取支距的办法放出路线上的特征点,并据此穿线定出交点和转点。
2)实地放线后,应结合地形、地物复查线位与线形,必要时予以现场修改,使之完善。
3)放线后,应实测交角、距离,并据以测定中桩,其数据以实测值为准。
5.直接定交点法
1)利用图纸上和地面上明显特征点的位置,直接在现场定出路线交点,并测角量距,敷设中线,其数据以实测值为准。
2)直接定交点法,通常用于地形平坦,路线受限不严,地面目标明显,或公路改建等定测放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