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还有《守株待兔》、《郑人买履》等,其寓意相同,都含有“不知变通”之意。
(一) 《守株待兔》。《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出自战国韩非的《韩非子·五蠹》。《韩非子·五蠹》记载:“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就是说,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但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守株待兔后列入汉语成语,喻做一些人做事固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死守教条。
(二)《郑人买履》。郑人买履是先秦时代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故事内容是说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这人去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没有带尺码。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郑人买履》的故事揭示了郑人拘泥于教条心理,依赖数据的习惯。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