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位于横断山脉南麓、怒江西岸,海拔2690米。滇缅战争期间,由日军金光惠次郎少佐指挥的拉孟守备队在此驻防,并用一年的时间修建了号称“东方马其顿”的极为复杂坚固的永久性工事。
1944年6月4日,配合西线战场大反攻的需要,中国远征军对松山打响了攻坚战。这场战役历时95天,为了争夺这片十余平方公里的土地,敌我双方共三万多人在这里经过了整整十场争夺厮杀。最终,我方以伤亡7763人为代价,全歼驻守松山日军第56师团下属“拉孟守备队”1250余人,俘虏9人。这场发生在滇西的最惨烈的战役,拔掉了滇缅公路上最硬的“钉子”,打通滇缅公路我抗战“生命线”得以重新恢复,拉开了对日战略反攻的序幕
日本人认为,松山战役是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上的第一次“玉碎战”,也就是日军被全部消灭的战役(另外两次是在滇西的腾冲和缅北的密支那,这三个地方都是中国人打下来的),这场战役迫使日军焚毁了亚洲战场上第一面由天皇亲授的军旗——旭日旗。这也是日军在中国战场上首次遗留上千具遗骨迄今无法收回的败仗。
在1944年5月到9月长达90多天的松山战役中,有几个关键点,其一就是滚龙坡之战。滚龙坡位于阴登山西南,是一道南高北低的长长梁子。它距离主阵地松山主峰约2000米,孤悬于松山以外。
由于松山实在太难打,当时,决定先冷藏松山主峰,拿下滚龙坡。滚龙坡有200多日军,共5个堡垒。我方把这些堡垒命名为甲乙丙丁戊。当时日军修筑的堡垒工事非常坚固。日军把山腹挖出一个空间,在里面盖上3层楼。露出地面的只是上面一层,他们将这一层用三层装了土的汽油桶围起来,最里面是木头,外面是汽油桶,油桶中间都填筑了钢板,外面再整体用土掩护起来。日方做实验把500多磅的炸弹扔到堡垒上,在建筑中的人连震动都感受不到。
而专门对付这种堡垒的就是火焰喷射器。火焰喷射器喷出的火焰从射孔打进堡垒,那种热量可以灼烧敌人,并且可以将建筑中的氧气耗尽。在攻打滚龙坡时,我们第一次用了美制的M2火焰喷射器。
最后,就是大炮加刺刀。我方一接近日方工事,他们就会从堡垒里出来和我方肉搏。
在这当中,最残酷的一次战斗是,我方的部队冲上去后,日军纷纷从堡垒里钻了出来和我方肉搏。但是,日军士兵的单兵作战技能非常高,他们身体技能好,武器装备也很好,我方士兵好容易冲上去又被杀光了,第8军军长何绍周看到这种情况,下令炮兵继续覆盖阵地。“这意味着要用炮弹把我们的士兵和敌人一起打,何绍周狠着心肠下了这个命令,炮兵下不了手,何绍周说,不打就军法从事。炮兵打的时候都把脸别过去,不看前方,眼泪哗哗地流,指挥官拿着望远镜,眼泪顺着望远镜往下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