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现。
大湖效应产生条件:
1.有冷空气吹来。
2.冬季湖面存在“热源”。
3.暖湿气团在迎风岸登陆,遇冷气团或地形阻挡形成降雪(雨)。
“大湖效应”是气象学中的一个专业用词,其定义通常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或海洋),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较多降水的现象,通常是以降雪的形式出现。“大湖效应”是一种很常见的天气现象,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发生。
“大湖效应”从定义来看是一种加剧大气降水的现象,一般来说要让大气产生降水,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二是要通过空气运动让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从而产生降水。而冬季来自高纬度的冷空气,往往空气中含有的水汽量较少,从而产生的降雪量也不大。
但是,如果冷空气能够经过未结冰的大片水域,那么由于比热差异,往往冬季湖面的温度较高,产生水汽的蒸发,从而进入空气中,增加了冷空气中水汽的含量。当含有较多水汽的冷空气,到达湖泊对岸时,由于又碰到很冷的地面或地形的抬升,从而产生较多的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