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伏天是怎么定的(历年三伏天是多少天)

每年三伏天是怎么定的(历年三伏天是多少天)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04-18 13:31:25

每年三伏天是怎么定的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至夏至后第四个庚日的前一天之间的这段时间为初伏;夏至后第五个庚日起,至夏至后第六个庚日的前一天之间的这段时间为中伏;夏至后第七个庚日起,至夏至后第八个庚日的前一天之间的这段时间为末伏 。

    每年的三伏天是根据我国地区气温变化规律来划分的气象时间。它指的是夏季中最炎热、最闷热、最不宜外出的日子,一般发生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中伏”、“小暑”三个节气之间,因此被称为“三伏天”。“伏”字的含义为“热得使人窒息”的意思。

三伏天是根据我国地区气温的变化规律来界定的。在我国,气象部门会记录每天的日平均气温,当最高气温达到35℃或以上,并连续三天保持在这个高温的范围内时,就视为该地区进入“三伏天”。而三伏天一般从每年七月中旬开始,持续到八月底或者九月初,其长度取决于当年的气象变化情况。

因为气候变化如果以年复一年的时间单位进行,很难准确把握每一年的气温起伏。因此我国古代就采用24节气的方式将一年分为若干个时间单位,这样更加准确地记录和预测气温变化。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