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讪”,读音为shàn
释义:〈动〉
(1) (形声。从言,山声。本义:毁谤)
(2) 同本义[slander]
讪,谤也。与姗略同。——《说文》
讪,诽毁也。——《苍颉篇》
恶居下流而讪上者。——《论语》
居下而讪上,处贫而非富。——《盐铁论·地广》
有谏而无讪。——《礼记·少仪》
(3) 又如:讪上(毁谤在上位的人);讪议(毁谤议论);讪刺(毁谤讽刺)
(4) 讥刺,挖苦 [mock;diride;ridicule]
见朝廷有所任使,非其资序,则相议而讪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偏加些恶谑毒讪。——清· 孔尚任《桃花扇》
(5) 又如:讪人(让人下不了台;小看人);讪语(说讽剌话);讪嘴(斗嘴);讪侮(讥笑轻侮);讪诮(讥笑嘲讽);讪驳(讥笑批驳)
言字旁加旁念bang(四声)意思是:恶意地攻击别人,说别人的坏话的意思,常用词语有诽谤,毁谤,谤讥,谤讪,谤议。
另外还有责备的意思,谤木(传说中舜设立的供人写谏言的木牌,后代仿效。亦称“华表木”)。厉王虐,国人谤王。现代文中多是诽谤之意,是个贬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