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燕歌行注释

庾信燕歌行注释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3-06-24 03:02:57

庾信燕歌行注释

代北云气昼昏昏,千里飞蓬无复根。

寒雁嗈嗈渡辽水,桑叶纷纷落蓟门。

晋阳山头无箭竹,疏勒城中乏水源。

属国征戍久离居,阳关音信绝能疏。

愿得鲁连飞一箭,持寄思归燕将书。

渡辽本自有将军,寒风萧萧生水纹。

妾惊甘泉足烽火,君讶渔阳少阵云。

自从将军出细柳,荡子空床难独守。

盘龙明镜饷秦嘉,辟恶生香寄韩寿。

春风燕来能几日?二月蚕眠不复久。

洛阳游丝百丈连,黄河春冰千片穿。

桃花颜色好如马,榆荚新开巧似钱。

蒲桃一杯千日醉,无事九转学神仙。

定取金丹作几服,能令华表得千年。

诗起首六句,以苍莽凄怆的笔调,描绘了一幅荒凉的边塞图。“代北云气昼昏昏”两句,写绝域的昏暗和苦寒,平原千里,唯见蓬草飞旋。“飞蓬无复根”,狂风呼啸之势可见。寒雁南飞,桑叶纷落,点明此时正秋风萧瑟,是最容易触发人们感伤怀远的季节。自然环境如此恶劣,而前线战事更令人担心。

“晋阳”、“疏勒”二句用典:战国时赵襄子为保卫晋阳,曾利用围植在晋阳宫垣四周的荻蒿苫楚,以备足箭矢。东汉大将耿恭曾被匈奴围于疏勒城中,被壅绝水源,乃于城中穿井得水。而目前前线的景况正和他们相反,处于“无箭竹”、“乏水源”的极端困境。

诗人在景物描写中一步一步透露出思妇由思念到忧愁的心情,进而引出下面四句思妇的直接抒情,托出“良人从役”、“妇人怨旷”的主题。良人远戍边地属国,离居久之,音信隔绝,怎不叫人怀念!思妇在辗转忧思中忽发奇想:如果能有鲁仲连的一枝箭,为我射到边地去,把亲人叫回来该多好啊!相传战国时,燕占齐国聊城,齐将田单攻聊城岁余不下,鲁仲连乃修书系箭上射入城中,燕将自杀,城拔。庾信活用这个故事,写出思妇一片痴情幻想。当然,这终究是不能实现的,我们的主人公只好从往事的回忆中寻找慰藉。

接着四句,回溯到当年夫妇分别的情景:“渡辽本自有将军”,按说,边塞自有那渡辽将军镇守,可是,渔阳的战争阴云压境而来,报警的烽火惊动了宫廷。此时,只好送亲人出征,在那“寒风萧萧”的水边分别,谁知壮士一去兮至今未还!由现实而幻想,又由幻想而现实,情致委曲,一波三折。

下接六句,从正面着力铺写思妇与征夫的相思之情。“自从将军出细柳”,“荡子”随将军远去,思妇空床独守。梳妆台上镂刻精致的盘龙镜,是丈夫叙心致诚的信物,如今依然明可鉴形,睹物思人,能不悲从中来!芳馥四溢的麝香,佩之经月,香气不散,却无由寄达亲人,保他去恶辟邪。“明镜饷秦嘉”,用汉代秦嘉与妻徐淑两地相思,以诗赠答的故事:“辟恶生香寄韩寿”,则用晋代贾充女与韩寿相恋、偷奇香相赠的故事。诗中女主人公何尝不像徐淑和贾女那样多情?而良辰苦短,正如“春风燕来能几日”;青春易逝,好似“二月蚕眠不能久”,怎么办呢?还是暂且忘却心中的忧愁,放眼看看这美丽的春光吧!

最后八句即景抒怀,以飘逸之笔写怨旷之情。三月的洛阳,百丈游丝映空耀眼,黄河千层坚冰破碎消融;桃花妖艳,美如白毛红点的骏马;榆荚初绽,巧似汉代玲珑别致的荚钱。大好春光岂能白白辜负?不如干一杯吧,沉醉在葡萄美酒之中。或者,闲愁无解时就去炼丹修道学神仙,求得长生不老,像那千年矗立的华表,永葆美妙之青春。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