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前进,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市场环境逐渐开放,参与主体也从大中型国有企业、新兴国有民营企业发展到了如今各类型企业。
尝试性阶段
1979年国务院颁布15项改革措施,允许出国办企业,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由此兴起。此时企业发展的重点是从如何按政府指令生产转向按市场需求变动状况进行生产和经营。在对外开放方面,企业重点是扩大进出口和利用外资。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自发状态,仅部分与贸易相关的企业得到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批准。截至1983年,全国有76家非贸易企业获准在海外投资,投资金额有5000万美元,投资主体是少数中央直属大型外贸企业。
构建基础阶段
这一时期,对外投资合作的总体发展已初具规模,所投资行业集中于资源开发、承包工程、交通运输、金融保险、旅游等资源型和贸易型领域,涉及地域多分布在资源比较充足的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地区,少数分布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及中国港澳地区。
原外经贸部于1984年5月出台《关于在境外开办非贸易性合资经营企业的审批程序权限和原则的通知》。1985年颁布《关于在境外开办非贸易性企业的审批程序和管理办法的实行规定》。部分企业积极推进国际化,以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
不断强化阶段
中小企业和乡镇、民营企业开始参与对外直接投资。我国对外投资在1992年达到高峰并一直保持到1995年,投资速度才相对放缓一些。在1998年,我国全部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263400万美元;到1998年底,中国境外投资企业数累计达到2396家。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政府提出“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更好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
高速发展阶段
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鉴于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制定了对外直接投资相关促进政策,相继出台一些法律法规,加强对外投资管理。不断规范的管理程序和管理体制,给我国企业国际化提供了法律帮助。
在各项并购政策推动下,中国并购市场保持了相对活跃的势头,如潍柴动力以7.38亿欧元收购德国工业叉车巨头凯傲集团25%股权,海尔以7.37亿美元收购新西兰厨房和洗熨用品制造商Fisher and Paykel Appliances部分股权等。并购国外的企业对于提高境内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国企业在加强与国际资本合作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