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要教孩子的十件事(爸爸要教会孩子10件事)

爸爸要教孩子的十件事(爸爸要教会孩子10件事)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04-11 17:26:16

爸爸要教孩子的十件事

一起运动

多数妈妈都不是那么热衷运动,而爸爸的运动神经通常比较发达,也更乐意流汗,就让爸爸带着孩子固定去打球、跑步、骑脚踏车、一起看球赛,享受运动的快乐。不过每个孩子肌肉发展与领会运动窍门的速度不一,爸爸尽量带孩子“玩”运动就好,别过于求好心切。带儿子打棒球时,应避免如“你怎么投球像女生一样无力”这类贬损女性的语言。

放松、放空

虽然这不是妈妈最喜欢的模式,但是根据心理学专家们的观察,妈妈容易有“不由自主的控制感”,更容易产生焦虑。爸爸则是可以“喊卡就卡”,也容易放下身段跟小孩打成一片,可以跟妈妈互补。

勇于冒险

妈妈偏“守”,小孩不在视线范围就会不由自主地焦虑。但小孩三岁以后,其实特别需要爸爸,带他们往外探索、出去探险。因为爸爸可以接受孩子不舒服的时间也比妈妈长,孩子受点皮肉伤,爸爸通常不会大惊小怪,孩子若遇到危险,爸爸也能及时反应,能提供安全性高的冒险环境。

动手做,想办法

路不只一种,不试不会知道。很多爸爸都有很强的探索和尝试欲,目标清楚加上喜欢动手做的特质,会让爸爸成为更合格的体验学习导师,陪伴孩子不断试错,才能教会孩子随机应变,更好地适应这个快速改变的世界。

把自己的“绝活”教给小孩

目标导向、讲究效率和方法的爸爸,可以适时把自己觉得实用的专业或工作方法一点一滴传授给孩子,这不仅能增进亲子的理解,也许还会增添亲子的互相崇拜。

爱妈妈

有句很流行的话,叫“父母恩爱是最好的家教”,这不无道理。爸爸要支持妈妈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足够的互相关爱,因为家里的小孩随时都在观察与吸收爸爸对待妈妈的方式,这会影响他们日后和异性的相处。

若是妈妈不快乐,倒霉的是小孩。因为多数家庭还是妈妈陪伴小孩的时间长,如果妈妈是主要管教者,爸爸要支持妈妈,不要争夺管教权,而是去理解妈妈为何那样做,或适度带妈妈抽离执着的状态。比方换手照顾小孩、安排夫妻相处时间,即便是两人一起送小孩去上才艺课,利用等小孩的空档喝咖啡、聊聊天,都能帮妈妈充电。

做家事

美国《Parents》杂志提醒,爸爸若能自幼儿时期就让孩子自然和异性孩子玩耍、相处,以及从小带着儿子做家事、教儿子做饭,或教女儿帮脚踏车轮胎打气,除了能让孩子更有生活能力,也能减少孩子对两性的刻板印象。

诚实有礼貌

不少爸爸都非常在意孩子的礼貌与规矩。比起“穷养儿、富养女”,还不如让男女都该“有教养”,爸爸要教会孩子在自私的前提下学会妥协。另外,诚实,不欺,对父母、长辈有礼貌,仍是多数爸爸认为不能妥协的底限,也是他们认为待人处事的必备素养。

制造许多美好的初体验

第一次跟爸爸去打棒球、看球赛、看电影……与爸爸共有的种种第一次,是很多人一辈子也忘不了的事。爸爸带着孩子多接触、体验美好的事物,能带给孩子不少安全感与美好回忆,这能成为稳定孩子的力量,在孩子遇到难关、挫折时,帮助他坚强。

建立与小孩专属不变的连结

即便是青春期的孩子,都需要父亲稳定的承诺。爸爸需要和孩子建立至少一个“不论发生什么事都不会改变”的仪式或默契,譬如:固定睡前聊天、每天带孩子去上学、切水果给孩子吃等等,不管阴晴圆缺,不管跟孩子有过多么激烈的争执,或孩子做了什么错事,爸爸仍会持续这项仪式。即使误会或冲突一时半晌解不开,孩子心底仍会确认与感受到爸爸不变的爱。

01 倾听他人

想要培养会倾听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倾听孩子:不打断,多听孩子说话。这会给孩子留下一个观念:听别人说话很重要。

孩子年龄较小时,注意力往往不能集中太长时间,所以“说”多于“听”。此时,父亲可以教孩子学会倾听,告诉他和别人说话时问问自己:“别人对我的了解,是不是多于我对别人的了解?"如果答案“是”,就应该少说多听。

 02 学会道歉

孩子天生是不懂得道歉的。比较好的做法是,父母先做出示范。“自己做错的事情,要自己面对,并且负起责任。”平时爸爸(妈妈)多对孩子认错,让孩子意识到:道歉不是懦弱,是勇敢的表现。

“对不起”说出来只要1秒钟,但任何人都可能觉得难以说出口,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要想让孩子学会道歉,自己要先养成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好品质。看到连这么“强硬”的爸爸都能认错,孩子就知道道歉不是懦弱,而是勇敢的表现。

 03 直面暴力

爸爸要教会孩子:被欺负了,一定不要怕。一定要告诉孩子:放心,我永远是你的靠山。

很多情况下,骚扰者的目的就是想激怒你,你的反应越强烈,对方越起劲。如果孩子告诉你,有人总是拿他寻开心,你可以告诉他,最好的办法是不理睬,让对方自讨没趣,必要时可当众指出挑衅者的错误行为,只要说一句“欺负人是坏蛋”,也许就足以威吓住对方了。

 04 奉献精神

有这么一个观念:培养孩子的付出精神,也是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自信心来自于价值感,孩子为身边人付出的过程,就是感受自我价值的过程。

用大道理告诉孩子奉献的意义太抽象,不如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可以带孩子去动物收养所当一次志愿者,或者捐出他不再喜欢的玩具,或者把压岁钱捐给灾区儿童。这个过程让孩子明白,奉献就是让他人受益,爸爸妈妈照顾你也是奉献,孩子更容易学会关怀他人。

 05 优雅地失败

在家里,爸爸可以多和孩子做游戏、做运动。告诉孩子:失败不可怕反而,失败是一种常态。多思考失败的原因,一次次的尝试,比成功更重要。

孩子在参加游戏、比赛时免不了会失败,这时爸爸要教孩子:比赛可以输,但不要输掉面子。失败时和对手握握手,祝贺对方,不要说脏话,能做到优雅地失败,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06 适度冒险

让孩子适度冒险,比过度保护更重要。体验刺激和危险带来的快感,是孩子的一种生理需要。这让他们学会如何克服恐惧。

爸爸可以带着孩子学习尝试新鲜事物。孩子要学会一项体育活动,总要有一些风险,如果害怕摔跤,就什么都学不会,孩子也会变得更加谨慎,不愿做没有把握的事。

 07 积极乐观

父母要帮孩子养成“积极的思维模式”。最简单的方法:不要吼骂孩子,多夸夸他。

以拥抱为例,母亲往往温柔地抱、细腻地抚摸,而父亲则不乏抛起等动作,这种良性刺激会帮孩子建立乐观、胆大的性格特质。多数父亲采取的“放养模式”会给孩子“去做吧,有老爸在”的暗示,让孩子的主见得到肯定。

 08 创新应变

把爸爸当作有趣的游戏伙伴。保护、教育、做出榜样;是孩子的朋友,开心果;更是顾问、教练。教孩子学技能、面对问题,学会创造。

母亲对孩子事无巨细的安排,往往让孩子失去锻炼机会,而父亲更倾向“到时候再说”,这种心态会培养孩子更好的应变、创新能力。

 09 正视挫折

孩子不想面对失败的后果,基本都是因为父母的责备,孩子偶尔遇挫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那句“你果然失败了”。简单来说,当孩子偶尔失败,就让他们自己体会失败的后果,而不是指责。

在发现孩子受挫时,妈妈们更难以忍受,爸爸们则愿意让孩子经历一点挫折,因为这会让他们学会面对问题,也更有利于孩子面对真正的世界。

 10 百折不挠

小孩子不懂什么叫坚持,作为父母,尤其是父亲,做一个坚韧不拔的榜样和助推很重要。

真正的延迟满足教育,是要让孩子懂得在面对责任和困难,甚至是不当诱惑时,学会坚持和担当。

任何家庭都会遇到困难,任何一个孩子的成长都会碰到坎坷,在各种挑战面前,最需要父亲的坚定意志。生活总有不顺心的时候,重要的是坚定地走下去。父亲坚韧不拔的好榜样,能给孩子极大的激励。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