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及敲诈勒索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校园欺凌不一定在校园内发生,放学后同学间的欺负行为也算在内。
其主要表现是身体强壮的学生欺负弱小的学生,令其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
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而且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因此,恶性循环导致受害者的身心深受煎熬。
原因分析
一、个性张扬中的偏狭自私与冷酷
相当多的家长越来越困惑于读不懂自己的孩子。孩子越大,接受的知识越多,和家长间的隔阂往往就越深。其实这种隔阂的焦点,就是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相互冲突。无论是做家长的,还是做子女的,都是立足在自身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试图用自己的价值观来规范对方的行为,这就势必要产生矛盾。
问题的关键是总有少数家长的价值取向是非理性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家长总是希望孩子能在学业上和品行上都出类拔萃;另一方面,出于一种原生态的本性,又时刻担心孩子遭受挫折或蒙受委屈,这种两难中的家长,大多学会了通过物质或其他途径来补偿的办法,以此来求得自己内心的平衡。
然而这种补偿多数情况下被演化成了一种放纵——文化课学习之外的放纵。由于放纵,孩子个性中的很多弱点被淡化忽视,许多违反行为规范的举动被认可甚至纵容。这些小错的点滴积累,慢慢地养成了孩子个性中的偏狭自私与冷酷,使得孩子在处理问题时不能通过理性和规范来约束行为,而是率性而为不顾后果。因为从小到大,在相当多的孩子的脑海中,就没有贮存过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写满他们人生词典的,都是竞争是残酷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
正是这种极端的个人中心思想,养成了孩子惟我独尊的畸形心态,形成了遇事只考虑自身利益、漠视他人存在的偏狭性格。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的侵犯,就立刻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来进行反击,其中就不乏通过伤害对方身体或者性命来发泄自身的愤怒的残忍的“江湖仇杀”行为。
二、万千宠爱集一身的价值取向错觉
随着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4+2+1”的家庭结构形式,使得1个孩子处于6个成年人浓浓关爱的包围中。这6份关爱的交汇,织成了一张厚重而温柔的网,呵护起孩子从童年到青年的一切,遮挡住孩子可能遭受的挫折和坎坷。
但正是这爱的网,人为地割裂了个体的孩子和整个社会的有机交融,使得孩子的活动,绝大多数情况下被局限在这要风有风要雨得雨的狭隘范围内。在这个狭小的家庭王国中,孩子是当然的国王,是可以左右家庭一切活动的最高权威。孩子的要求,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多数情况下,总会获得满足。于是,一切的付出都开始扭曲了,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支出。孩子心灵的田园,丧失了感恩的思想,只有唯我独尊的莠草没有约束地漫延。
当孩子的心中充彻了自我中心的思想意识之后,他的价值取向也就滑入了错觉的泥淖中。这种错觉,养成了他不能承受任何轻视嘲弄,更不能承受肉体和精神伤害的脆弱心理。而一旦这样的伤害成为了事实之后,他们总会或是无法应对,躲避退让,最终成为忍气吞声的被伤害者;或是恼羞成怒,愤然出击,选择他们认为最好的“江湖”方法来解决问题。
更严重的是,极端宠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自觉不自觉中就形成了别人必须听从于我的错觉。他们把这种错觉带入了校园,在和同学交往的过程中,总是希望时时刻刻能站在上风,希望大家都能听命于自己,希望是“老大”。然而,有这样心态的孩子太多,“老大”却只能是一个,矛盾自然也就产生了。大家都要做“老大”,学校又不可能来排这样的位次,家长对此也是无能为力,如何解决呢?只有用从小说和电视上学来的方法,通过“江湖决战”来解决问题。而这样的“老大”形成后,其自身又确实能体味到一种满足,其他弱小者为了不被欺凌,或主动或被迫地总要巴结讨好他们。如此,又反过来助长了他们的病态心理需要。
三、教育惩戒功能丧失后的放纵
当教育民主被哄抬到一个不切实际的高度之后,教育就成了一个什么人都可以指手画脚的行业。教育的神圣外衣被媒体用尖刻的文字描绘成了一个令人望而生厌的黑斗篷。从事阳光下最伟大的事业的教师,也时常被定格成了一种“禽兽”。所以,绝大多数学校再不敢轻易地处分一个学生,哪怕这个学生已经无恶不作。更有的省份干脆由决策机构下文来统一规定,彻底废除中小学校沿袭多年的最高处分——开除。
然而,教育永远都不是万能的。失去了必要的惩戒功能后的校园,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那种人人知书达理的好现象,反而是因为没有了高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利剑”,一些原先收敛的恶行便都敢于公开表现出来。这些校园病毒又相互感染,使得原本健康的校园文化肌体上开始出现块块腐烂的肌肉。
惩戒功能的丧失,催动了畸形心理的自由萌发,使得丑陋和猥亵都变得无所畏惧;反过来,这些个性中的丑陋,又在惩戒的日益退缩中越发的强大起来,并慢慢地自发凝结成一个个的团体,形成了带有明显江湖色彩的小集团。这些小集团,常常为了点滴小事而发生殴斗,甚至是团伙持械玩命,严重地干扰正常的学校教学,也直接危害了社会治安。但即使如此,学校能采用的,也还是一个说服教育。这种说服教育和那血淋淋的砍杀相比照,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四、教师权威地位颠覆后问题归属的误判
与教育惩戒功能的丧失同步的,是“师道”的尊严扫地。在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眼中和心中,教师仅仅成为了一种最没有用的读书人的代名词。教师失去了应该获得的尊重和感恩,师生间的关系、教师和家长间的关系也日趋微妙起来。在相当多的家长和学生心目中,老师成了单一的出售知识的人。家长学生与老师间的关系,就是一种顾客和销售员的关系。这种价值取向,又反过来影响着老师们的工作情绪,使得一些教师也自动地进入家长和学生划定地这个“售货员”的角色中,成了除了教授知识别的就一概不加过问的甩手掌柜了。
教师权威地位颠覆带来的后果是很明显的。首先是师生间丧失了一种相互的理解和信任。学生遇见了无法解决的问题,不再愿意去征询老师的意见,不愿意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而老师也是只从表面上依照学校的量化条款来接近学生,心灵深处的空间中,却很少有一块领地能真正属于学生。学生和教师成了真正的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关系。其次是同学间发生纠葛时,告诉老师并请老师帮助解决成了一种无能的体现。而且,大多数的孩子还认为老师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要切实解决好纠纷,依靠的只能是自己的力量和自己所归属的小团体的力量。可以说,学生们在推翻了教师的权威地位后,又依照自己的经验,确立起了通过强权来获取尊严并替代老师权威的新的地位观。
这种完全依照少年的懵懂而生发出来的新地位观,眼下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的价值信仰。在此信仰的操纵下,同学间的纠纷便有了新的“处理条例”,力量、财富和容貌等世俗社会用来评价判断人的地位的标准,成了这新的“处理条例”的基础,也成了裁定问题归属的新权威。这“法外法”撇开了所有发生矛盾时该走的正道,刻意地把原本简单的问题,上升到类似江湖纷争的地步,使得单纯的校园,平添了几分恐怖江湖的阴云。
五、对强权政治、黑恶势力、暴力游戏与灰色文学的认同与膜拜
相对于书本的说教,游戏和影视文学以其鲜明生动的形象特征,在更宽广的思想空间上影响甚至左右了青少年的道德和价值评判。暴力游戏的快意杀戮,港台影视的黑社会英雄,在青少年心底播种的就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对邪恶的认同和膜拜。
这种建立在非理性基础上的认同和膜拜,内化后又成为了部分“问题少年”处世的准则,使得他们在待人接物等多方面都体现出一种对主流社会的反叛和仇视。因为反叛,他们便只想依照自己的规矩行事;因为仇视,他们便采用极端的手段来对待他人。
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身心影响:恐惧、消沉抑郁、创伤后遗症、忧虑、胃痛、吸毒、酗酒、自残、自杀,自己也成为欺凌者,可能是校园枪击案的原因之一。
其他影响:常常缺席、对老师不恭敬、诉讼。
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怎么面对呢?我们作父母的都很心疼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被欺负,我们作父母的要怎么样观察到孩子在学校被人欺负了呢?因为有时候孩子回来并不见得要告诉父母,这个年纪的孩子,受欺负不告诉父母的原因是,他们不想让你觉得他自己是一个不会处理自己事情的人。可能这个时候你就需要靠观察和等待,孩子有没有受到欺凌,有什么症状可以发觉呢?以下几样是你可以观察到的:
1、当你的孩子看起来比平常更沮丧或焦虑的表情,但拒绝说明发生了什么。可是你能明显看出来孩子怪怪的,和平时不太一样。
2、他身上出现不明伤口的或瘀青。
3、你或许会察觉到他的学习用品或衣服常莫名毁损。
4. 学业明显退步,而且常常找借口不去上学。
5. 经常要求额外的零用钱,这个时候要特别的小心,你可以问明原因。
6. 经常头痛、失眠或者突然做恶梦。这一定是心里有压力,他们年龄小,没有办法藏得很深,会在梦里发出来。情绪是没有办法被压抑的,没有说出来,并不表示情绪不在那里,可是要怎样让孩子说出来,就是一门功课了。有时候我们就是要等待、辅导,等到孩子可以自己讲出来。情绪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让孩子头痛、失眠、甚至会做噩梦。当我们做家长的,发现孩子有以上所提到的几点,也许就是给我们一个提醒。当我们知道孩子被欺负的时候,应该怎样教导他们去面对呢?
学生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他必须要学会第一不要用暴力反击;当他反击的时候会受到处罚,他会觉得自己被欺负了,连学校都这样对待他。其实现在事件这么多,学校一视同仁对待,只要打架就一起处罚。
1.当第一次或者第二次被受欺负的时候,你可以不反应(走开,不理他,一笑置之,开始做自己的事)。当你不回应的时候,欺负你的人会觉得自讨没趣,就不会再盯着你了。
2.可以用眼神坚定地看着对方说:“「你这样说我很不舒服。」「这招太老套了」「一点也不好笑。」要学会用自信的肢体语言,不要躲躲藏藏,这些可以在家里练习的。
在学校里面经常发生暴力的地方,一般是在厕所里面。有些学校通常会聘请一些专门来看秩序的人,他们通常会看到操场或者离厕所比较近的地方,因为很多的暴力是在厕所里面发生。
要学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要告诉老师,如果你没有讲出来,老师就不会知道你正受这样的伤害,还要学会记录事情的经过。
当家长发现有这样的情形的时候,作为家长应该怎样来处理呢?
1.当孩子遇到被欺负的事,会先觉得是自己有问题而不敢讲,觉得丢脸而不敢告诉别人。我们鼓励孩子,还是要回家告诉父母,和父母商量对策。
2.小孩抱怨时,不要先处理是非,先处理孩子的情绪。当他充分被同理时,才有空间讲出事实。不要劈头就问孩子:「是不是你先不对?你有没有打人?」而是问:「你是不是很生气?我猜你很难受,要不要说说看?」
3.如果孩子被欺负的情况并不严重,父母不要越俎代庖,出面替他解决,反而让孩子没有机会学习如何自己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4.但是当问题严重或是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改善时,父母还是要和老师联络,了解问题的情况,帮助孩子面对和改善。在处理过程中要留心不要让孩子因此更被欺负者当作眼中钉,在成人不在场时,更加倍被欺负。父母要跟学校一直保持联系,如果发现孩子有什么问题,孩子自己又不说的时候,父母可以直接到学校找负责人谈这件事情。
父母要有所反省,有时候父母是不是和孩子的沟通有问题,或者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导致孩子有些问题事情跟我们说。有些不好的事情发生在我们生命里面,有时候也会成为好的事情,因为我们可以和孩子重新建立好的亲子关系,甚至家长要向孩子道歉,因为你们经常忽视孩子的感受。
相反地,有些孩子习惯凡事都去告诉老师,生活中一点小事自己无法解决,就去找老师告状。一方面因为老师要处理的事情很多,无法在孩子每一次的争吵都出面处理,另一方面也会被同学认为是告密者,更加被讨厌、欺负。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要教他学习面对和回应别人欺负的方法,当他自己有能力解决时,就不会凡事都去告状和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