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薛宝钗的处世哲学就是务实,她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本身具有青云之志,但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那个社会,她所有的理想,所有的抱负,都无法自我实现,只有依靠一个阶梯来帮她,宝玉就变成了她的最佳人选。
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薛宝钗,因为和黛玉相比总感觉她缺少了那份“真性情”缺少了那份“本真”,她的“目的性”太强,宝玉第一次去梨香院看她,她不施粉黛,衣着朴素大方,透出一身的贵气,可是作者却笔锋一转说她“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既然大家都看出她在“装愚”,她的贤良淑德是装出来的,聪明率真的宝玉岂会不知,她自己在如何辩解“守拙”,都没有意义。借着丫环莺儿之口说出“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宝玉立刻明白她的醉翁之意,岔开话题,于是引出了“冷香丸”。每次读到这里,都不得不佩服作者曹雪芹此处所运用的暗喻简直是登峰造极,暗喻薛宝钗这是热毒发作,该吃冷香丸了。此时“心较比干多一窍”具有七窍玲珑心的黛玉进来了,作者借黛玉之口表明这是一场算计。
虽然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但真情终究不是能够演出来的。因为史湘云的特殊身份,宝钗主动交好,和她迅速成为闺蜜,当诗社成立,湘云要做东道的时候,宝钗迅速给史湘云洗脑,讲出湘云背后的苦楚与无奈,出谋划策,用了普通人家一年的生活费大摆“螃蟹宴”款待众人,原本只是几个人的一个诗社,宝钗却借着史湘云的名义把整个荣国府宴请一遍,于是史湘云把宝钗当成最可以依赖的人,果断的从黛玉那搬到宝钗那居住,宝钗做足了人情。
假如是史湘云告知了黛玉自己的困境,她一定会慷慨解囊,帮助她做一个有实际意义的东道,像探春一样几碟果子,不超过1两银子,就可以让大家开心的不亦乐乎,何必如此铺张浪费,其背后有宝钗自己的用意,可怜史湘云识人不清。在抄检大观园之后,宝钗为了避嫌迅速的搬离了大观园,她走后还不让史湘云继续住在蘅芜苑,这一切,让史湘云看不懂了,在经历种种事情之后,她终于抱怨宝钗可恨。
人最可怕的就是深交之后的陌生,信任背后的利用,站在山峰之上和站在山脚之下,地位虽然不同,但在彼此眼中同样的渺小,何必要迷失本真,何不随心所欲一些,“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挥袖从容, 暖笑无殇”岂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