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室”是人居住的地方,有“户”与外相通,要复入室必须先到堂,堂无前壁,相当于一个有顶有柱的高台,要到堂必须历阶而上,所以是“升堂”。
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室”字的第一个义项为“房屋”,查《说文》:“房,室在旁也。”标出了房的位置,也暗示了它与“室”的区别。
同时,用“旁”也点明了“房”之所以命名为“房”,是由于室之“旁”。“房”、“旁”均以“方”为声,是同源词。由此可辨明古汉语中“堂”、“室”、“房”的不同。
“室”是指把妻娶到(至<是指一支箭[:像箭头朝下的箭,与箭有关]一头撞到地面[土:是小芽“十”从土“一”中长出来的样子,以此表示土地、地面的意思]的样子,与来到有关>)男方家里的新房(宀<像屋脊,指房子>)中,表示房间的意思。
“房”指北屋正堂两侧(方<是指捆绑木柄[、:特指上面用来捆绑长柄的地方,与木柄有关]的两齿[万:像横背“一”下面两齿]骨耒叉头,用这种农具在井田中刨坑翻地,这里与方形井田有关,表示方形的意思,而方形有四个边,因此这里表示四周、两侧的意思>)、有单扇门(户<像“门”繁体字“門”的左半边“”,指单扇门>)的侧间,指房屋,这里与空间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