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地理课堂上,没有地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讲解:
1. 使用描述性语言:利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地理现象、地理过程和地理特征。例如,通过描述沙漠的炎热、干燥、缺乏水资源等特点,让学生能够想象出沙漠的景象。
2. 利用图片或幻灯片:尽管没有地图,但可以通过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地理景观、地理现象或地理图像,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3. 利用模型或实物:如果有合适的模型或实物,可以通过展示它们来说明地理概念。例如,通过展示一个闭室、一个河流或一片森林的模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4. 利用故事或案例:通过讲解真实的地理事件、故事或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例如,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洪水灾害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洪水的原因、危害和应对措施。
5. 进行互动讨论:利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和进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地理意识。
综上所述,虽然没有地图,但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仍然可以生动有趣地讲解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读图是地理学习的一大特色。没有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它以图像、符号、注记和色彩等形式,贮存和浓缩大量的空间时间信息;又以人们容易接受的形式传递给大脑,成为联系地理事物与人的认识过程之间的中心环节。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地理课本中的各种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等,有机构成了一个“图像系统”。
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初中生具有争强好胜、好表现自我,个人集体荣誉感比较强,喜欢学习效果和行为表现得到老师肯定的年龄。根据这一特点,我经常引入竞争机 制,采用分组竞答或个人抢答等形式来完成读图教学任务。 不同主题和种类的地图有着不同的用途,初学地图往往对此比较模糊,解决问题时常使用不正确主题或种类的地图,例如学生在行政区图上解决地形的问题,无法找到答案,失去学习和使用地图的信心和积极性,因此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认清地图,明确地图的主题、种类。
一、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读图与析图的一般程序
1、弄清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注记 这是读图的根本。弄清比例尺,才能使图中抽象的距离在脑海中产生实际概念;图上方向的正确认识才能保证用图的正确性;图例注记的理解才能保证所读的地理事物名称的正确,也帮助在地图上迅速找到目标。只有这样在能保证读图顺利和正确。
2、明确要素,引导读图 一幅地图中所蕴含的地理信息是十分丰富的,因此,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感知所需要的信息。如:讲述“北印度洋季风环流的成因”,先让学生观察洋流的流向及南亚地区冬、夏季风的风向,进一步引导分析两要素之间的关系,季风环流的成因就迎刃而解了。
3、确定目标,引发读图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的重要一环。因此,制订适当的读图目标,让学生思索,能激发求知欲,调动积极性。如:“中国的交通业”中,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名称多,记忆难,可确定起点和目的地,让学生设置几条旅游路线,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读图与析图的典型方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