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龙的特征(元代龙与明代龙有什么区别)

明代龙的特征(元代龙与明代龙有什么区别)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04-03 22:43:26

明代龙的特征

1、风格不同

明代龙纹及造型粗壮,威武生猛,龙首魁梧,有怒发冲冠之气势。龙趾呈三角形,略微内弯,锋利刚劲。明中期时龙首扁长,上唇呈如意状,龙爪紧靠呈风车状。

明晚期时,仍以游龙居多,龙的头部略圆,鬃毛成蓬,有上冲之势。这时的龙型上颚端肌肉高高突起,呈如意状,形如猪嘴,人称“猪嘴龙”。清代龙纹显得华贵精巧,富丽堂皇。

2、龙的爪数不同

明代流行四爪龙。

清代则是五爪龙为多。

龙乃神异动物,为百鳞之长,是祥瑞的代表。同时也是古代帝王的象征。在明代瓷器上,明龙的形态强调端庄、威严,不再有元龙清新飘逸的的神韵。同时也有诸多变化,其特点有三。

明早期的龙,品相威武强调至尊无上。头部较大,躯干四肢粗壮,龙爪最有特色,犹如鹰爪雄健有力,力大如穿透之感;龙须浓密有一种昂然向上的神态,显得威风凛凛。

明中期的龙已无早期威严之尊之感,变得温驯而毫无野性,腹部细长成条状,身体僵硬,轮形脚爪软弱无力,双眼目光呆滞;即便是在海水云天间飞舞,也是匆匆行走,已无呼风唤雨的神力,更多的是在漫步嬉戏。

晚期时由于政权更迭,龙的形态已经变得松软无力,表情也较为怪异无神,龙身更为细长,龙纹简化,用笔更为草率。

《永乐·青花暗刻双龙纹抱月瓶》,此瓶体型硕大,瓶腹饱满圆韵,胎质洁白细腻,胎体厚重,口微撇饰缠枝纹,颈部绘青花宝相花,满腹绘青花海水纹,暗纹留白处饰腾龙纹,其腹部技艺又称为:“青花拔白”。

此瓶绘画精美,海水呈翻江倒海之势,而龙呈凶猛腾空之状,气势磅礴彰显帝王至尊无上。龙爪孔武有力,身躯四肢粗壮,是明早期之常用绘画题材,此为明早期之精品大作。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