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
漱,最早见于秦篆。从水(氵)篆书形体像一道流水隶、楷书形体像水滴,表示用水漱口;从欶,有吮吸义,表示吮吸了水才能漱,漱口;欶(sòu)兼表声。本义是含水荡洗口腔。后逐渐演变为楷书体及简化版的“漱”字。
潄,读音为shù,最早见于秦篆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漱”的基本含义为含水荡洗口腔,如漱口、洗漱。
漱shù
详细释义
〈动〉
形声。#同本义
漱,盪口也。
咸盥漱。——《礼记·内则》
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礼·内则》
又如:漱盂(盛漱口水的器皿);漱流(以流水漱口。比喻隐居生活);漱盥(漱口盥洗)
洗涤
冠带垢,和灰清漱。——《礼记·内则》
又如:漱涤(洗涤);漱澣(洗涤);漱浣(洗涤);漱濯(洗涤)
冲刷;冲荡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郦道元《水经注·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