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因为过审原因或者是不想传播消极能量的因素,使得结局变得“圆满”了,从而减轻了这部电影的深刻程度,也许许多人认为悲剧结尾能唤起某些更深度的思考。
在某些程度上,电影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结局必然是李维杰一家去自首。为什么呢?首先我们来看看李维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一个在暴乱中失去双亲的孤儿,他是两个女儿的父亲。
他年近四十,面对着中年危机,他是一个小老板,一家四口过着节俭的生活。他很善良,他爱他的家人,他喜欢看拳击,喜欢看刑侦电影,他爱街坊邻居,同时他信仰佛教。他是善人,也是罪人。他眼看着素察被活埋断气没有伸手救援。
他欺骗了信任他的街坊邻居亲朋好友,他深深地伤害了一对父母,他间接地引发了他最痛恨的暴乱。事实上,电影中的每个人都是罪人,或贫或富,或强或弱,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血沾上了关系。没人可以摆脱罪的羁绊。
这个罪,始于素察的迷奸,后来却演变成了素察的死。素察是怎么死的?他是在棺材中活活闷死的,但李维杰为了保护家人,也为了防止二次报复,选择了忽视,选择了眼睁睁看着素察被闷死,并且试图欺骗所有人。
告诉大家这件事和他们一家无关。他因为善良而一步步变成了罪人。他真的很爱自己的家人。父母死于暴乱,他只身一人漂流,后来有了一个完整的家庭,他渴望安稳生活,所以他的两位女儿一位叫平平,一位叫安安。
也就是平安的意思。为了满足女儿的心愿,他拿出一大笔钱送女儿去了夏令营,电话打不通他便立马打车赶回家,生怕家里人出了什么事。李维杰是善良的人。村民两个月没有交网费也没有给其断网,因为家中有孩子要高考。
他和街坊相处融洽,在他出事后,村民都主动帮其说话。他是有担当的男人。李维杰说过,自己不是有本事的男人,能做的就是挡在家人的前面。即使他知道素察不是大女儿打死的,而是妻子在紧张之余误杀的。
但他依旧愿意为家人扛起这个罪名。没有钱,但有担当,因为内心的善良,所以他主动揽下罪名,即使已瞒天过海洗脱罪名,他依旧要像个男人一样为犯下的罪买单。但一位善良的人即便瞒天过海也无法越过内心的栏杆。
他本身心里有愧。他欺骗了那么多信任他的人,他有愧;他见死不救,眼睁睁看着一个生命逝去,他有愧;他间接引发了暴乱,拉韫夫妇被革职处理,他有愧;事后小女儿安安也跟着学会了撒谎,将70分试卷改成了100分。
他有愧;他是有担当的人,偷偷摸摸的事情有违他的原则,他有愧。作为一个佛教徒,当钟塔敲响的那一刻起,钟声如亘古洪荒,那一刻仿佛是他心结解开的瞬间。他知道,人在做,天在看,僧侣拒绝了他的布施。
犹如善良将他拒绝在门外。塔,高高的矗立,可是他心中的塔,是不是几近崩塌?巍然矗立的金塔触及天空,深邃的钟声穿越时光,他抬头仰望的那一刻,心也随之升华。他自首了,合情合理。残存的良善告诫他不能再继续错下去。
他是人,一个善良的人,在处理这个无法圆满的罪恶时他竭尽所能选择了最合适的方法,而不让一家人一辈子活在内心的折磨和恐惧之中。可若不是电影中警察系统的黑暗,他又怎么会选择逃避?而李维杰的自首同时引出了一些思考。
男主自首的行为正体现了底层大众的弱点——善良、软弱、容易被表象所蒙蔽,如同电影中对羊的描写——羊视力不好,很容易离群,被大型动物吃掉。而即便他自首了也并非是真正的结局,也许之后发生的事情更为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