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和昆曲的发展(昆曲与京剧的区别和联系)

京剧和昆曲的发展(昆曲与京剧的区别和联系)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04-05 23:10:14

京剧和昆曲的发展

清朝乾隆五⼗五年(1790年),来⾃中国南⽅的四个徽剧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称为四⼤徽班)陆续来到北京。第⼀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声腔为主的“三庆”,由于其声腔及剧⽬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随后,另外三个徽班:“四喜班”、“春台班”和“和春班”也来到北京,使盛⾏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徽班。

清朝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量湖⼴地区演员进京表演,带来了汉调(楚调、西⽪),造成剧团的⼤融合,许多汉调艺⼈,加⼊徽班,与徽班同台演出,形成了西⽪与⼆⻩合流,形成所谓的“⽪⻩戏”。此时在京师⾥形成的⽪⻩戏,受到北京语⾳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的特⾊。

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戏叫做“京戏”,也叫“京剧”。后来国⺠党北伐成功,北京改名北平,“京剧”⼜被称为“平剧”。⼜由于平剧迅速发展,使其艺术⽔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近代学者⻬如⼭甚⾄认为平剧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精华,所以平剧也被称为“国剧”。

1950年代,⼤批中国⼤陆京剧演员南下⾹港,并带着京剧⽂化到⾹港,于占元1960年代在⾹港开办京剧班,徒弟有七⼩福(包括成⻰、洪⾦宝、元华、袁和平等)。⾄1970年后,京剧班(七⼩福)解散,并各⾃发展。

一、昆曲的起源

元朝文化兴盛,百姓受艺术熏陶良久,对艺术的追求不单单是其故事性和新颖性,而是艺术本身具有的文学价值。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昆曲的出现则有了必然性。

昆曲的前身是南戏,它是宋朝末年民间兴起的音乐形式,因剧本偏长,没有人有足够的耐心去了解,曲调旋律也不像正统艺术,没有统一规格。故在百姓的排斥下,它于元朝末年逐渐没落,逐渐与其它艺术形式融为一体。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读过南戏剧本《琵琶记》,十分赞赏,命人在宫廷中排演,可见当时的南戏已经得到了统治者和上层社会的积极肯定。后来南戏流传至昆山地区,与当地民谣曲调相融合,由昆山人顾坚草创,最终成为昆山腔,这便是后来的昆曲。再后来又经过魏良辅等人的改革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期以来,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它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

二、昆曲的发展历程

(1)明朝时期昆曲的改革

明朝嘉靖年间是昆曲焕发新生的时期,昆曲这段时期的发展归根究底源于一个人——魏良辅。他被称为“曲之正宗”同时又被称为“昆腔之祖”,“昆曲之祖”。正因有他的大胆革新,吸收了当时流行的余姚腔、弋阳腔、海盐腔的特点,形成了新的声腔,昆曲才能重获新生。

《度曲须知》记载“要皆别有唱法,绝非戏场声口,腔曰昆腔,曲名时曲,声场禀为曲圣,后世依为鼻祖,盖自有良辅,而南词音理,已极抽秘逞妍。”

魏良辅对昆曲的大胆改革,让它更迎合当时人的审美。因为这种腔调软糯、细腻,好像江南人吃的用水磨粉做的糯米汤团,因此又有了个十分有趣的名字,叫“水磨调”,这就是当今的昆曲。

昆曲的前身南戏,由民间兴起,故而多了几分乡土气息。而在杰出的昆曲音乐家、改革家魏良辅的改造下,昆曲洗尽铅华,唱腔体系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度曲须知》中提到昆曲腔曰“昆腔”,曲名“时曲”,这便是后人所说的水磨调,也就是当今的昆曲。魏良辅除了对昆曲做出大胆改革,还为它画下美好蓝图——“三绝”,即字清、腔纯、板正。

(2)明朝到清朝初期昆曲的发展

明朝时期,朝廷曾颁布法令:“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

这条法令的搬出,对杂剧造成了致命的打击,自此之后,杂剧创作越发局限,其地位也日趋下降,昆曲便在此时悄然生长。明朝年间,王学左派打破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昆曲从思想大解放中寻找再次挺进的契机,它渐渐地从边陲小镇进入政治中心,这便是昆曲发展的又一转折点。

《旧京逸事》中提到“今京师所习尚戏曲,一以昆腔为贵,常州无锡邹氏梨园,二十年旧有名吴下。”其中还提到崇祯帝贵妃的父亲曾在家中养戏班。由此可见,昆曲已经走入上层权贵中心。

崇祯十四年,李自成进攻洛阳,崇祯帝自顾不暇,纵使在这国家即将破灭之际,昆曲的发展仍然没受到阻碍。

清朝初年,统治者为从文化上消除明王朝残留的余孽,他们改镇压为同化,鼓励昆曲等艺术形式的发展。在这朝代交替之际,昆曲虽受到一定打击,但还是更胜从前。千古一帝康熙在位时,昆曲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史料记载,康熙曾下旨说:“尔等向之所司者,昆弋丝竹,各有职掌,岂可一日少闲?况食厚赐,家给人足,非常天恩,无以可报。昆山腔当勉声依咏,律合声察,板眼明出,调分南北,宫商不相混乱,丝竹与曲律相合为一家,手足与举止睛转而成自然,可称梨园之美何如也!”

康熙帝的支持,更是促进了昆曲的发展。自此,昆曲的发展达到顶峰,开始走向由盛反衰的转折点。

(3)清末到民国时期发展

乾隆时期,各种戏曲形式蓬勃发展,单单是一个迎驾活动便有十几个曲种。“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战。‘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

在这艺术形式层出不穷的时期,昆曲的地位逐渐动摇起来,昆曲逐渐走向世俗,折子戏开始走向昆曲舞台,花部乡野气息中迅速在民间走红,其中以秦腔发展最好。此时的昆曲,地位已然受到严重冲击。统治者为稳固昆曲的正统地位,以秦腔有伤风化为由,对其打压。

但这并未影响百姓对秦腔的喜爱,它通俗易懂不受束缚,以热情的态度闯入人们的生活,在轰轰烈烈的花部雅部之争中,昆曲以失败告终,自此开始衰竭,甚至当时有人说出“彼谓花部不及昆腔者,鄙夫之见也。”

在这样的情况下,红极一时的昆曲家班,也一个个地逐渐消失,正统昆曲班也艰难存活,昆曲只能夹杂在其他演艺形式中。

从同治到光绪年间,昆曲班日渐减少,成为原来的一半,甚至有些地方连一半都达不到。清朝末年内忧外患,国库空虚,宫廷演艺活动逐渐萎缩,贵族子弟逐渐没落,有精力听昆曲的人少之又少。再加上世俗音乐的冲击,昆曲再次没落。

道光年间,京剧成为经典戏剧,这时京剧的代表人物是梅兰芳,他虽然主要学习京剧,但昆曲也是他涉猎的艺术形式。比如民国三十四年,也就是1945年的10月,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与俞振飞合作演出了昆曲《断桥》《游园惊梦》等剧目。

因对昆曲的喜爱,他不忍心看昆曲泯然于世,所以他身体力行地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昆曲传播者,甚至用自己的名气吸引世人了解昆曲。正因为以他为首的一批人的存在,在这些人的影响下,昆曲再次发展起来。

三、昆曲的代表作以及历史意义

万历年间,昆曲向外传播,代表作有梁辰鱼的《浣纱记》。他将改良后的昆曲融入到创作中,这也侧面映照了魏良辅改造昆曲的成功。自万历年间到崇祯年间,昆曲冲破世俗桎梏,逐渐走入贵族的领地,在其身份地位提高的同时,其创作也在不断发展,如《红拂记》、《明珠记》等等。

清朝时期统治者加大对元曲的支持力度,文人才子对元曲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这段时期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问世。昆曲也不再是简单的风花雪月,其写作角度也更加大胆文笔更加犀利。

其中孔尚任的《桃花扇》明写“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实则在写“奸权者,魏阁之余孽也”。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透露出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体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

而洪昇的《长生殿》则以杨贵妃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为主,写出了唐明皇的昏庸无能,政治腐败,但也侧面烘托了对明朝统治的同情,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

历史意义

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更是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珍品。它的旋律、音调、唱词等等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它代表着自元朝末期到现在甚至未来的文明。

昆曲的发展是社会情况推动的,但从本质上看却是专制统治引导的,它的唱词虽大胆地批评政治,却只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如《桃花扇》,它虽然批判奸权当道,致使国家灭亡,但批评前朝却是统治者喜闻乐见的。昆曲在发展过程中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也开拓了百姓的思维和眼界,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京剧作为现在中国流传度最广的传统戏剧形式,其诞生的时间其实相对短暂。京剧这一称谓第一次出现,要追溯到1876年出版的《申报》。可是这个相对年轻的曲艺形式,在两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和历代京剧人的艰辛付出是分不开的。

京剧最早起源于在乾隆时期入京的徽班,那时京城中流行的戏剧有昆曲,秦腔等等,那么京剧是怎么在这些剧中中脱颖而出的,其发展又经历了哪些关键阶段呢?

上图——如今的京剧舞台

一、四大徽班进京与京剧的发源阶段

四大徽班的进京是京剧诞生的契机,已经是世人公认的事实了。而第一个徽班进京的契机是乾隆五十五年的时候,清高宗弘历要在京城举办八十岁寿庆,因此广邀天下艺人入京祝禧,而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徽班三庆班也接到了邀请入京演出。

在演出结束之后,三庆班没有返回安徽,而是继续在北京进行演出,并闯出了一定的名声。在三庆班站稳脚跟之后,四喜,春台等著名徽班也陆续进京,而庆王府出资,邀请安徽艺人组成的王府大班和春班也拥有不俗的实力,这便是人们所说的"四大徽班"。而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不少小班子也都进入了京城,这让徽班和他们的徽剧成为了能够和昆曲,秦腔分庭抗礼的新剧种。

上图——四大徽班的旗帜

在徽班艺人快速发展的时候,因为乾隆去世,全国的娱乐活动都被禁止,因此有不少徽班都放弃在北京城继续发展。不过四大徽班还坚守在这里,在国丧期间,这些徽班的艺人们潜心对京剧进行了改造。

他们对京城中流行的昆、弋、秦三大剧种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将昆腔、京腔、秦腔、罗罗腔、梆子腔这样的唱腔都融合到一起,创造出了全新的唱腔。并且还吸取了各剧种在表演中的长处,再加上徽剧表演中本来就有较为夸张的动作,他们将其进行了杂糅,让自己的表演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上图——如今的徽剧演员

最重要的是,徽班艺人对自己的语言风格进行了改造,逐渐从徽剧变为以北京语音为基础的京调,这让他们更容易被京城百姓所接受。

在曲调上,他们确立了西皮、二黄为主强调,这让徽剧变得焕然一新,而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京剧。正是这些徽班艺人的努力探索,才让京剧拥有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并在之后的道光,光绪年间迎来了爆发。

二、同光十三绝与京剧地位的确立

在徽班将徽剧发展成为京剧之后,由于其唱腔富于变化,念白由充满京味,逐渐成为了京城百姓最喜欢的戏剧种类,超过了之前的昆曲和秦腔。而真正让京剧占据统治地位的,还是那些优秀的表演艺术家,而其中尤其以被画师沈容圃造像的十三位京剧演员最为突出,他们便是著名的"同光十三绝"。

上图——《同光十三绝》局部

而在这十三位名家中,程长庚和卢胜奎可能是贡献最为突出的两位。程长庚现在也被人们称为"京剧鼻祖",其祖籍安徽潜山,其祖辈都是徽剧演员,他青年时便进入京城,并拜名家为师。虽然遭遇过挫折,但是他潜心钻研出了自己的表演风格,尤其是他在《文昭关》中扮演的伍子胥更是栩栩如生,在京城有了十分响亮的名号。

而其对于京剧发展最大的贡献还是在让京剧正规化这一方面上,程长庚先是将徽调中的二黄腔和汉调中的皮黄以及其余剧种的唱腔结合,确立了京剧的标准唱腔。其次他还在北京音的基础上,加入了湖广,中原音韵,并将其和昆曲的抑扬顿挫有机结合,创作出京剧统一化的语言音韵。

最重要的是,在担任戏班领导者的时候,程长庚十分注重演员的戏德问题。他严肃台风,并且严禁旦角"站台",也不允许任何人单独外串,这让京剧演员的形象变得正面起来。而他自己也以身作则,赢得了圈内外人士的交口称赞,为了表示对程长庚的尊敬,同行们都称呼其为"大老板"。

上图——程长庚画像

而且程长庚在提携后辈一事上也不遗余力,在他之后的老生"三鼎甲"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以及杨月楼等人都收到了程长庚先生的栽培,而他在晚年还创办了四箴堂科班,也为京剧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正是因为他为京剧发展做出的这些贡献,其才被人们尊称为"京剧鼻祖"。

如果说程长庚最大的贡献是将京剧的表演方式范式化的话,那么卢胜奎的贡献就更多集中在幕后了。虽然他在当时也是一位十分出色的老生演员,并且有着"活孔明"的美誉。但是学子出身的他,在京剧创作上的贡献更值得我们注意。

上图——京剧《法门寺》舞台

卢胜奎对一些百姓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加以改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剧本,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其对于薛仁贵征东的改编,著名的《取帅印》、《汾河湾》、《三箭定天山》等选段都出自他的手笔。除此之外,《龙门阵》、《法门寺》也都出自卢胜奎之手。

而这些剧本的创作让京剧拥有了更强的活力,这些生动的故事不但吸引了一些新的观众,更扩大了京剧演员的表演空间,让京剧具有了别样的魅力。

三、谭鑫培和王瑶卿对于生、旦的改良

在前面提到的同光十三绝中,谭鑫培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位,其从辈分上来说是程长庚的后辈,其也做好了承上启下的工作。

他作为程长庚之后最著名的老生演员,对之前程长庚开创的阳刚唱法进行了改造,他吸收了海派京剧以及其他剧种的特点,用更加缠绵悱恻,细腻婉约,韵味悠长的唱腔来诠释戏剧中的角色,这在表现人物内心活动方面显然更有优势。

而且这种唱法也更容易被普通百姓所接受,人们也可以进行简单的模仿,京城中甚至出现了"满城争说叫天儿"的盛况,可以说谭鑫培对京剧的普及做出了莫大的贡献,而他的唱腔也重新定义了老生这一行当。

上图——谭鑫培塑像

而且谭鑫培还勇于尝试新的京剧传播手段,当时京城中的名角大部分对于灌制唱片的做法十分排斥,但是谭鑫培一人就灌制了七张唱片,还拍摄了无声电影《定军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电影第一人,这些新传媒手段的介入让京剧在上世纪初期焕发了全新的活力。

上图——《定军山》剧照

谭鑫培依靠自己的声望,还组织建立了正乐育化会,并当选为第一任会长。这个组织不但将京剧演员联系到一起,甚至还囊括了全国其他小剧种的优秀人才,这对于戏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因为谭鑫培在京剧传播以及发展过程中做出了无可比拟的作用,梁启超才会用下面这首诗来赞扬他:

四海一人谭鑫培,声名廿纪响如雷。

而除了谭鑫培之外,王瑶卿先生在京剧传承以及旦角发展上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经过长时间的舞台表演之后,他不但开创了融合青衣,花旦,刀马旦于一体的花衫行当,还优化了京剧旦角的表演方式,尤其在念白上更是有着极深的造诣,这对后来京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熟知的四大名旦,都曾经接受过王瑶卿先生的指导。

而主攻旦角的王瑶卿,对于唱老生,小生,甚至花脸的后辈也多有指点。这种有教无类的教学方式,让王瑶卿先生获得了"通天教主"的绰号。正是由于这一代京剧艺人的无私奉献,在上世纪初京剧才能迎来百花齐放的全盛时代。

上图——王瑶卿舞台照与生活照

四、 结语

京剧文化作为我国的国粹,虽然距离其正式定名仅仅过去了一个多世纪,但是其继承了中国千余年的戏曲文化,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遗产。而其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和历代京剧人的不懈努力分不开的。

在四大徽班时代,徽剧艺人们就开始吸收其他剧种的特长,将京腔京韵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之中,从而赢得了京城百姓的喜爱。程长庚先生依靠自己的出众天赋,确立了京剧的经典唱腔与念白方式,让京剧脱离徽剧成为了全新的剧种。卢胜奎等老先生创作的剧目则让这个新兴的戏剧有了坚实的基础。

而之后谭鑫培先生和王瑶卿先生又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全新的表演方式,让京剧的唱腔变得多变婉转,能够更好的表现人物的内心,提升了其戏剧张力,为多个行当的发展指定了范式。而且他们还积极提携后辈,终于让京剧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成为了中国最流行的戏剧艺术种类。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