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壳粿(也称作“鼠曲粿”、“鼠耳糕”等),是一种源自中国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小吃,以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外形像老鼠的耳朵而得名。以下是制作鼠壳粿的基本步骤:
材料:
- 糯米粉:适量
- 水:适量
- 糖:适量(根据个人口味)
- 食用油:少许(用于防粘)
- 馅料:可以是红豆沙、花生碎、黑芝麻糊等,根据个人喜好准备
步骤:
1. 准备馅料:如果使用现成的馅料则无需处理,如果是自制馅料,比如红豆沙,需要提前将红豆泡水,煮熟后捣碎或用搅拌机打成泥,加糖调味。
2. 和面:将糯米粉放入大碗中,加入适量的水和糖,搅拌成面团。面团要揉到光滑不粘手,可以适当调整水的量以达到合适的软硬度。
3. 分割面团:将面团分成小份,每份约为一个小圆球的大小。
4. 包馅:取一小份面团,在手心压扁,放入适量馅料,然后将面团的边缘捏合起来,封好口,搓成椭圆形,两端稍微尖一些,模仿老鼠的耳朵形状。
5. 蒸制:在蒸锅里铺上一层干净的布或者油纸,将包好的鼠壳粿摆放在上面,注意留出适当的间隔,以免粘连。
6. 开始蒸煮:大火将水烧开后,将鼠壳粿放入蒸锅,中火蒸约10-15分钟。具体时间根据鼠壳粿的大小和蒸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7. 出锅:鼠壳粿蒸熟后,表面会呈现半透明状态,用筷子轻轻挑起一只鼠壳粿,如果底部不粘布或油纸,即表示已经蒸熟。
8. 冷却:将蒸好的鼠壳粿取出放在盘子里,稍微冷却后即可食用。
鼠壳粿口感软糯,馅料香甜。在潮汕地区,鼠壳粿常常作为节日食品或供品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制作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馅料和甜度,也可以在面团中加入一些椰浆,增加风味。
前言 鼠壳粿是潮汕特色小吃之一,一般在过年前三四天才做,不过现在也有很多小摊每天都有卖。 鼠壳粿是用鼠壳草(即白头翁)捣烂拌米粉作皮,以甜馅为主,有时也做成咸馅的,用粿印(模型)包制而成,蒸熟后的一种米制粿品。白头翁是胃药,有去瘀,调和胃气作用。 鼠壳粿的用料主要有:鼠壳草、绿豆(做馅)、面粉。 首先鼠壳草要把有棉的那个头部摘出来,剩下的丢弃。然后用水浸上一两天,每天都要换一次水。浸完水后沥干,放在石舂里面捣烂,捏成一团一团下油煎,然后再放在糯米粉里面和,最终便有了绿色的鼠壳草面团。 再拿出一小团面团碾成薄皮,包进绿豆沙,用模印印成图片中的桃模样(粿在潮汕话中的发音跟桃字一样,可能就是因为形状相似),再放进蒸炉里蒸熟就行了。 一般的鼠壳粿都是放在香蕉树的叶子上面,再放进去蒸的,这也是鼠壳粿不同与其他果的一点。(以上摘自百度) 材料 主料:糯米粉、鼠壳草、芋头、地瓜; 辅料:白糖 鼠壳粿
1 芋头去皮蒸熟压成泥,加油加糖煮成芋泥待用
2 鼠壳草洗净,地瓜去皮切成小块
3 锅放水,煮熟地瓜倒入鼠壳草一起熬煮,用铲子将番薯压成泥,将两煮拌匀,然后倒入糯米粉,盖上锅盖焖熟糯米粉,大约5分钟左右揭开锅盖拌匀,转移到盆中用手继续拌匀和成面团表面不粘手即可
4 把面分成小团包入芋泥收口捏紧, 包好的团子放在糯米粉中滚一下干粉,在模子中压出形状,上锅蒸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