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以下是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来历和习俗:
1. 传说:传说端午节源于中国战国时期,屈原因言不合被贬于南方,深感疾苦民众生活遭受的压迫,于五月初五在汨罗江投身江中身亡。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在每年这个日子,以赛龙舟、食粽子、挂菖蒲等方式纪念屈原。
2. 来历:端午节最早可追溯至周朝时期,即五月初五是为了祭祀江神和龙神、躲避瘟疫和恶鬼之日。到了唐朝开始逐渐与屈原、龙舟等文化元素结合起来,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传统节日。
3. 习俗:端午节有许多传统习俗,其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等。此外,还有清晨用艾蒿水洗头、挂艾草等对身体健康、辟邪驱鬼的习俗。也有一些地方习俗,如浙江的煮鸡蛋、福建的下河、广东的炸南瓜饼等。
总之,端午节是一个值得庆祝和纪念的重要传统节日,它的文化底蕴和深厚内涵,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流传最广的一种是纪念屈原
。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享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寒。
二、习俗
1、赛龙舟
赛龙舟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十分流行。这是民间信仰中崇拜龙的一种形式,借龙的神威祈福、辟邪。赛龙舟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环节。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