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和游戏就好像血液和身体的关系,血液千丝万缕地渗透在身体的每一个细小的部位,身体的表面不容易看出血液,尽管人们熟知它的名称,身体包容了所有的血液系统;当血液充足的时候,身体就表现出生命的活力,而当贫血或血液出了毛病时,人就会显得苍白而无力,出现各种病症而使身体缺乏活力,哪怕是某一个极小的部位出血,也会影响全身。
游戏在课程中的地位也与之相似,课程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而出现,游戏却渗透于课程的方方面面。
从课程的表面同样不能发现游戏会在哪里产生、占了多大的比例,只有当课程在实施时,从学习者的自身体验才能判别游戏是否真正存在,如果课程中游戏的成分较多,就会因为其快乐和创造等特点而深深地吸引着孩子,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
而当课程中缺乏游戏的因素或精神时,幼儿园的课程将会枯燥而沉闷,教师将会以主宰者的身份,向幼儿发号施令,将幼儿看成一个被动的教育对象、软弱的接受者,从而过分使用自己的权威、外部的控制,为幼儿拟定过多的要求,避免他们出错;但要使幼儿获得无限的创造源泉,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游戏的注入,幼儿就会表现出厌烦和疲倦,由此而来的课程对儿童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因此我们说游戏是儿童课程的灵魂。
游戏为教师提供了实施课程的理念,制定教育教学目标的依据,选择教育内容的素材、落实教育目标的媒介和评价儿童的线索,更重要的是,通过游戏,幼儿学习在群体失望要求不断发展的自我意识之间进行协调,在智力、社会性、道德、体质和情感等方面得到最充分的、和谐的发展。
但从幼儿园现状来看,游戏与幼儿课程之间还存在着各自为政、彼此分离的状态。例如,游戏游离于课程的核心理念,而作为一种环节出现在课程的某一时刻、角落,两者是彼此分离、孤立存在的。
从课程计划到一日活动的各个组织环节,即可看出它们各自分离的现状。教师一般更加注重教学活动目标的达成。游戏以自由、松散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对幼儿的游戏,停留在放任状态,缺乏与课程融合的整体规划和指导。或教学的内容在游戏中得以运用,或在游戏中发现的问题又回到教学中来解决。两者仍然是两个独立体。
游戏是儿童最喜爱奢望的活动,是儿童的“工作”,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可以获得身心两方面的发展。同时,也只有游戏能使儿童在其现有的水平的条件下进行活动和生活。现代游戏理论认为,游戏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密切,至少存在三种可能性
第一,游戏是对儿童发展结果的反映,可以揭示儿童发展的现状和水平
第二,游戏可以强化儿童的发展,提供巩固儿童发展结果的环境
第三,游戏可以被当作儿童发展变化的工具,即游戏可以导致发展。
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价值,是幼儿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的科学依据。由于游戏渗透于课程的方方面面,包含着各方面的可能性,这就对教师应该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教育艺术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幼儿教育事业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职业,一个有着重要价值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