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尔塔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三位领袖于1945年2月在苏联雅尔塔会议上达成的一项协议。这个协议规定了战后欧洲的政治和经济格局,被认为是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础之一。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 德国的分割与管理:同意在战后将德国分成几个占领区,由英、美、苏、法四个国家负责管理,并对纳粹德国进行严格审判。
2. 战争后国际秩序的建立:决定联合国成立,作为国际事务决策机构,并在国际事务中推行民主制度、人权和国际法。
3. 战争后欧洲局势的调整:同意将前苏联占领的波兰地区保留给苏联,并同意帮助前苏联在波兰东部、芬兰半岛和罗马尼亚部分领土上获得势力范围。
4. 亚太地区局势的调整:同意将南千岛群岛和中国东北的归属权划归苏联,并支持中国恢复对台湾的管辖权。
尽管雅尔塔协议在当时得到了三位领袖的广泛认可,但这个体系随着战后国际局势的变化,在后来的国际事务中引起了不少争议。在具体实施方面,苏联的行动更多地遵循了本国的利益,导致了冷战时期的紧张局势。
雅尔塔体系(英文:Yalta System),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今属克里米亚)举行的雅尔塔会议。
所谓雅尔塔体系就是雅尔塔会议上所确立的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和秩序,雅尔塔体系其特点是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但不排除局部地区由两个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上的瓦解,也象征着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
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大国实力对比和互相妥协的产物,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