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君臣关系较为平等
秦统汉继后,中华大地多是一国独制,因此限制了臣子的多样选择权,也成就了君主绝对的权利。但是在先秦时,一直盛行的是君不可独治、君主臣辅的思想,因此造成了与后世完全相反,较为平等的君臣观。
君臣关系平等的表现之一:国君,臣也能批评你。
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就曾著作明确指出:
故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大功不立。反五霸所以能成功名于天下者,必君臣俱力焉。
意思是说即使具有尧的智慧,但若没有众人的帮助,也不能建立大的功勋;而春秋五霸能够成功创下基业,必然是君臣一起努力而来。
当时的普遍观念是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起到强盛,绝非君主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同臣子一起经营的成果。君臣既然是相辅相成,那么在意见不一时,君王可以训斥臣下,臣子同样可以批评君王。就比如孟子跟梁惠王,每当观念不同时,孟子丝毫不给这一国之君留半点面子。第一次见面时,梁惠王开门见山的问孟子能给本国带来什么利益,孟子毫不客气打了他的脸,摇摇头说道:“王啊,何必一开口就说利呢!”
孟子为什么第一次跟梁惠王见面,就否定了对方的提问呢?是因为他痛心战国时代弱肉强食的残酷乱象,主张的是以仁政治国。因此梁惠王一开始为利而问,已经和他的想法背道而驰,所以他直接给予了否定。
后世各朝不乏有能臣贤士,但敢像孟子这般直接否定君王的又有几人?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孟子没有轻视自己人臣的身份,所以在意见思想有分歧时,他敢于坚持己见,去反驳甚至批评君王。
君臣平等关系的表现之二:国君,臣也可以换掉你
身为一国之民,当忠于国家。身为一国之臣,当忠于君王。所以在后世之中,尽管君政不明,仍然会有很多愚忠之臣。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忠一国忠一君从出生时就被决定了。
但在先秦时不同,由于君臣关系平等,所以不但君王可以择才而用,臣子同样可以择君而侍,另投他国。譬如楚材晋用:
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才,晋实用之。
诸如此类,在先秦时比比皆是。战国时的魏国同样涌现了很多人才,也都被他国所用。比如用连横之术破合纵之策的张仪,比如推行变法率秦军收复河西的商鞅。
这些人本都是土生土长的魏国人,为什么不愿意为本国效忠呢?其实一开始他们是愿意的。就以商鞅为例,本已任中庶子之职,才华横溢,更兼老相国公叔痤临终力荐,可是昏庸的魏王仍然对他不管不问。
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
因此造成商鞅弃魏投秦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不受本国君王的重用,才不得不转投他国。可见当时的臣子是根据君王如何对待自己来决定去留。
第二点是因为,在先秦时代人们对于国家的概念没有那么分明,更没有强烈的国家认同。当时的国家只能代表一个家乡的概念,并没有太多政治范畴的意象。这两点相加,自然就造成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现象发生。对他们而言,在各个国家游走就如同现在的跳槽一般。而跳槽与否,就完全取决于获得何等待遇和受重用程度。
正如孟子对君臣相处之道作出的诠释: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君主看待臣下如同自己的手足,臣下则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看待臣下如同犬马,臣下则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路人,君主看待臣下如同泥土草芥,臣下则看待君主就会如同强盗仇敌。如魏惠王一般,将商鞅当成一个不堪大用的孺子,商鞅又怎么会帮他卖命?而入秦之后秦孝公对他百般信任,言听计从,商鞅自然会发挥真才实学帮秦朝谋求发展。
因此在先秦时期,君臣观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平等的。臣子不但可以批评国君,更不会局限于忠于一国一君的执念,一但出现不顺心如意的处境,他们随时可以择主而侍。
在先秦,国家的统治者,这个时候还不能称之为皇帝,对于自己的下属大多都是礼遇有加的,他们会向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臣属揖礼,甚至会出现跪拜臣下的场面。当然,大臣对于统治者也会表现出相应的尊敬。由此可见,当时君臣之间的地位差别不大,而且关系也比较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