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身心愉悦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的内涵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旅游者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的活动,应当以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性为前提,并为当地居民创造经济发展机会。生态旅游这一定义包含了自然与文化的相互尊重、满足旅游者需求、经济利益最大和环境影响最小等四方面的内容。
生态旅游作为有别于传统旅游的一种旅游方式,也是可持续旅游开发的方式之一,随着传统旅游弊病的暴露,世界旅游业发展越来越重视旅游业的社会、生态效益。加拿大生态旅游学专家戴维•A.芬内尔(David A.Fennell)在其著作《生态旅游》一书论述:“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可持续旅游形式,主要强调的是对自然的体验和学习,这种旅游经过有道德的管理,是一种低影响,非消费性和注重当地影响的旅游。它一般发生在自然区域,并能对这些区域的保护和维护做出贡献。
根据生态旅游的定义,它包括三大要素——自然环境、环境教育、社区参与。
(1)自然环境
从生态旅游的形式看,自然风景观赏、生态保育活动的参与、利用自然环境进行疗养、科研、科普、环境教育以及探险这些活动都是基于自然环境而展开的。自然环境作为生态旅游的重要旅游资源,有时还是具有垄断性的旅游资源,如张家界森林公园,这些自然遗产需要得到保护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环境解说作为一种非正式的环境教育,被广泛使用而成为重要的景区管理和增强旅游者体验的手段之一。解说系统主要包括解说对象、解说受众、解说方式、解说评估、解说目标、时间和地点、实施与操作等。在生态旅游中,自然环境是解说对象,解说需要让受众(游客/到访者)了解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色,增加对环境的热爱,进而保护自然,这就是第二大必备的要素。在某些地区,当地社区的居民甚至能够充当很好的解说人员,不仅能够使得解说充满地方特色,还能够增加当地的经济机会。
(3)社区参与
1993 年, 国际生态旅游协会(TheEco tourism Society)界定生态旅游时, 指出了它的两个重要本质, 即“负责任”的旅游和“维系当地人生活”的旅游。国外在近年对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 的研究成为趋势,主要包括可行性分析、内容和发展模式、利益相关者、市场研究、评估等方面。这一趋势是生态旅游理念和现实实施有所出入而造成不尽如人意的结果背景下产生的。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关键还是在于制定社区利益补偿与分配机制。居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往往都是经济利益驱动想,这些影响的好坏取决于经济利益的获取。实践证明,保护区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区的传统生活方式,如果不考虑社区的生活和经济利益,则容易导致环境破坏和社会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