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是:
1、宣扬明朝国威(政治目的)。
2、扩展朝贡贸易(经济目的)。
3、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4、出海目的是为迎佛牙。
5、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故名。
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1.宣扬明朝国威(政治目的);
2.扩展海外贸易(经济目的);
3.还有一说法是,明成祖为了寻找可能流亡海外的建文帝(军事目的);
4.赴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个人目的);郑和下西洋的意义:1.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西洋,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2.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给南洋,西洋各国带来了经济实惠;3.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郑和之后,再无郑和。4.由于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全部的开支都依赖明朝强大的国力来支撑,没有对中国带来什么经济实惠,于是,明朝全盛时期过后,再也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支持这项庞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随之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