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前,教师上课的形式基本是一张讲台、一本教科书、一盒粉笔、一块黑板,所有学生的目光就聚集在教师和黑板上。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也逐渐普及,学校开始使用多媒体上课,教师摆脱了“白头翁”(被粉笔灰染白了头发)的形象,学生也能体验到更多有声有色的课堂教学,而不再只是单一的课本形式。
目前人工智能正在兴起和发展,并且逐渐应用于教培行业,未来将是人工智能主导,教育与网络并重的时代,同时对于教师也提出了新时代的要求。未来的教育,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我们拭目以待;而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我们不妨来看看。
一、复合型教师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单一功能的教师将会逐渐被边缘化直至被淘汰,而对复合型教师的需求缺口将会越来越大。“术业有专攻”已经成为教师的过去式,全面发展的多面手才是未来教师的真实写照。
优秀的复合型教师,应该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即教师不仅要具备学科必备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广博的知识面,这就要求教师“纵向深耕,横向拓展”,做到既专且博。
纵向深耕
“纵向深耕”即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深耕细作,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组织科研能力。其中专业知识需要教师深入去理解去掌握,培训机构也要经常组织教师进行学习与交流,不断加深教师对专业的认识和思考。
教学技能的提高,一是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取经学艺,请教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二是通过优质课评比、校领导听课、分析教学典型案例等活动环节,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探索提高教学技能;三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对教学设计、对学生行为、对教学评估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原因,做好记录,并找到解决办法。
横向拓展
横向拓展”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本专业的周边学科以及教学相关的知识也要汲取,用一句形象的话概括就是“树干要粗壮,枝叶要茂盛。”
关于复合型教师的要求,某位教师说过:“我们老师不仅要懂教育学、心理学,还要懂人际关系学,因为要和家长建立联系,保持沟通。甚至要懂医学,学生有点小病小痛时,老师要懂得如何处理,遇到以生病为借口的学生请假时,还要运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去判断该不该批假。此外我们体育要好,唱歌跳舞要会,手工要懂,最好是上课能来两段相声活跃气氛。”
随着社会的发展,复合型人才相对更受青睐,包括民办培训机构在内的用人单位,对于如何用人甚至有着这样的共识:复合型人才将会优先考虑录用。
就目前情况而言,许多教师的整体知识结构偏于单一性,这一方面源自于教师自身受到的教育资源不均衡,他们有的毕业于普通高校,有的毕业于211、985大学,导致各自的知识结构有所偏差,教学能力也互有高低。
另一方面,每个学校的课程设置不一样,如语言类,有的学校偏向于语言的摄取和掌握方面,对于语言的教学理论却鲜有涉及,有的甚至连语言学、教育心理学都是只学皮毛,未见根本。
再者,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其个人的生活阅历,以及学习吸收程度有关,不同教师的知识面也不一样。相对而言,社会阅历丰富、学习能力较强的教师,其知识面也更为广泛。
要想改变此种局面,唯有从教师自身去优化提高。因此,教师要注重充电,不断提升自己,在业余时间多看书学习、或者旅游进修,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真正成为见多识广、能力突出的优秀教师。
二、科技型教师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生活与互联网息息相关,教育也不例外,未来的教育将会是“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模式。
掌握教育科学技术,已成为网络时代教师必备的技能,如果教师不懂运用互联网科技,将来必然吃亏。正如专家所说的:“科技不能取代教师,但是使用科技的教师却可以取代不用科技的教师。”
现阶段的教师,要懂得互联网的基本知识,会制作简单的PPT课件,会使用多媒体教学,这些是基本的要求。未来的教育,对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的技能,将提出更大的挑战。
过去只会制作PPT课件的,未来可能要求掌握动画课件制作,数学老师还要求懂几何画板。在“互联网+”浪潮下,未来的教师不仅要懂得在线操作,甚至可能要懂网页设计制作,以优化在线教育页面的布局,以此吸引学生,更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创新型教师
转变教学观念
成为创新型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很难想象,一个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的教师能有多大的创新能力。
现阶段的教育重点,依旧是偏重于应试教育,像学而思、学大等教育巨头,培训课程都以中小学课外辅导为主,以学生的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标准,大多数教师的教育观念仍然是以考试论成败,缺少对素质教育的举措和规划。
近年来,培训机构在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比重在不断加大,各种特长兴趣班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随着未来教育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观念应逐步转变为偏向于素质教育,将学生从繁重的复习考试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改变过去那种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的局面。
此外,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让学生在动手玩耍中快乐学习,在快乐学习中健康成长。
改变教学方式
成为创新型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式。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将更快速、更广泛,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有的时候,教师讲授的知识说不定学生已经通过网络了解过了,甚至掌握得比教师还透彻,因此学生也就觉得不再新鲜了。
成为创新型教师,要从改变教学方式开始,多以启发式、参与式、探究式、讨论式为主,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提到,要推进中小学探究式教育,不能只用学科分数评价学生,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
对于未来的教学方式,应注重以学生体验为主,让学生在探究体验中提高学习效果,老师则多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进行情感化教学,让学习氛围更具有人情味。
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从一个问题中寻找更多的答案,而不是照本宣科,拘泥于某一个特定答案,扼杀学生的想象力。
四、新时代“四有”教师
所谓“四有”教师,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有理想信念”。这也是国家对新时代教师的要求与寄望。
有理想信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一个有理想信念的教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带头践行者和传播者,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是点燃学生激情、唤醒学生理想的造梦者。
作为一个有理想信念的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对自身的高标准严要求,以身作则,并把这种思想观念传递给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有道德情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书育人的前提条件,教师的言行举止将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道德的楷模。
提高教师道德情操,就应当做到关爱并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努力将其缺点转化为优点;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以教师个人的好恶评定学生的好坏,不辱骂不体罚学生。
严格要求学生。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对学生严格要求,是教师对学生更高层次的爱,教师应以自身对道德情操的衡量标准来严格要求学生,而不是宠溺、放纵学生。
公平、公正对待学生。学生不管成绩好坏,品德优劣,都要对其给予同样的关爱。尤其对后进生,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关爱,教师只有用宽广的胸怀去关心全体学生,才会得到学生回报的爱。
有扎实的知识
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体现了知识育人的导向。如果教师自己没有扎实的知识,是教不好学生的,为人师者,任重道远。
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领航者,教师面临的教育难度越来越大,有的教师甚至感受到了重重的危机感,因为学生的学习途径多了,教师如果不能走在学生面前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而是选择固步自封、满足于现状,那么很快就会被学生嫌弃,被社会淘汰。
因此,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还要主动学习课外知识,丰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教学水平,以更能胜任做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任。
有仁爱之心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鲁迅先生也说过“教育植根于爱”。仁爱之心,是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挑战。教师立德树人,爱教育、爱学生,必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
都说“爱一行干一行”,要有仁爱之心,教师就必须爱岗敬业,真心诚意对待每一名学生,把学生当作亲人看待,努力与学生和谐相处。
教师的仁爱之心,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体现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怀学生方面。这是一种无私的爱,不求回报的爱,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的基础之上的大爱。只有仁爱,才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前进的动力。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未来的教育不会一成不变,对于教师的要求也会逐步提高。不管怎样,德才兼备,以师德为先,以学生为本,教师的思想品行和职业道德永远是第一位的。
总而言之,教师只有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变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技能,迎合未来教育发展需求,才能更好引领学生,赢得未来。
未来的教育发展肯定是不能墨守成规的!
首先是教师观念需要转变。什么是人才?是听话、成绩好的就是人才?还是有独立思想但淘气的孩子是人才?所以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第二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利用技术改变教育。教育变革主要体现在四方面。教育环境变了,除了课堂外,学生还可以到课外、网络去获取知识。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不仅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尊重生命,也就是生命课堂。第三是培养内容要变革。通过课程整合,开设综合课程。第四是培养方式要有变化。互联网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条件,个性化的教学需要参与式、探索性和交流化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