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原文】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自高自大,小人自高自大而不平和大方。”
3.【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4.【原文】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译文】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5.【原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译文】
子夏说:“孔子的变化在于:其看上去很严肃,接近了却很温和,听其说话又觉得非常准确与犀利。”
《论语》中的“修身篇”是关于个人修养和品德提升的部分,其内容在古代就受到了重视,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篇文章将对《论语·修身篇》全文进行解读,探讨其中的思想内涵和实践意义。
《论语·修身篇》共有九篇,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仁德、忠恕、学习、辞令、修养和政治治理等方面。其中最为经典和重要的篇章有以下几篇:
第六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句话的主旨是,君子不但要强大,还要有学习的心态和行动,同时注重忠诚和诚信,与比自己弱小或差的人做朋友,有错误就要勇于改正。
第七篇:“子曰:君子笃于道,温于仁,敏于事。”
这句话的主旨是,君子必须要认真践行道德之道,同时要关注人情世故,温和体贴,具有应变敏捷的能力。
第十二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的主旨是,学习的同时必须深思熟虑,否则就会陷入无所得的困境;但仅仅停留在思考上,而不去实践和行动,也是很危险的。
第十六篇:“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这句话的主旨是,对待自己的成就和荣誉,要保持平和谦逊的心态,获得成功了也不能骄傲自满;相反,小人即使得到了一点点成就,也会显得非常自大和骄傲。
《论语·修身篇》强调的是君子修身的重要性和意义,提出了要以道德和礼仪为基础,注重学习和思考,慎言慎行,推崇忠诚友善的品德。同时,也给出了对于不同的职业和人生阶段,应该如何修身以达到最终的目的。
总之,《论语·修身篇》是孔子琢磨人生、探究人道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其不仅在古代享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地位,而且至今仍然是人们追求高尚品德和精神境界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