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葫芦是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挂起来的,也就是端午节当天。而摘下葫芦则要等到农历六月初六,也就是端午节后一个月的时候。这是因为传统上认为,在端午节这一天挂上葫芦,可以避邪驱瘟,保佑家庭平安健康。而在端午节后一个月摘下葫芦,则可以起到消灾解厄的作用。此外,葫芦还有象征着丰收、富贵和长寿等寓意,因此在端午节期间,很多人也会将葫芦作为装饰品,摆放在家中或门前,以祈求好运和幸福。
民间习俗中,端午节的葫芦五月初一挂,五月五日午时摘下。
古代先民们认为五月为“恶月”或“毒月”,五月的南方天气已十分炎热,雨水大量增多,山洪暴发突然而无妨,人们为了求生,便利用自然界中的葫芦绑在身上,险中求生,这时葫芦被称为“腰舟”。
由于葫芦的特殊功能,能在危急时刻救人性命,人们便对葫芦产生了崇拜。后来演变成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挂葫芦的习俗,在北方即是家里没有葫芦,便用剪纸剪一个葫芦贴在大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