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括号法则的依据实际是乘法分配率。括号前面有+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不改变;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要注意括号前面是-时,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各项均要改变符号,不能只改变括号内第一项或前几项的符号,而忘记改变其余的符号。
括号前面是加号时,去掉括号,括号内的
加号还是加号
减号还是减号
括号前面是减号时,去掉括号,括号内的
加号变减号
减号变加号。
因为,这个法则后面对应的依据是: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是什么呢?简单讲,就是:
两个数和一个数相乘,可以:
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
然后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的话,就是:
a×(b+c)=a×b+a×c
相对来讲,乘法分配律还是比较好理解的:
有两组小朋友,其中一组有 3 人,另外一组有 5 人,如果给每个小朋友分 4 个苹果,那么就会有两种算法:
算法一:
两组小朋友一共有:
3+5=8 人
每人 4 个苹果,那就一共需要:
4×(3+5)
=4×8=
32 个苹果
算法二:
3 人的那一组小朋友们需要:
4×3=12 个苹果
5 人的那一组小朋友们需要:
4×5=20 个苹果
因此,两组小朋友一共需要:
4×3+4×5
=12+20
=32 个苹果
乘法分配律在简便计算的时候,还可以反用:
35×37+65×37
=(35+65)×37
=100×37
=3700
那么,为什么说乘法分配律是加减法去括号规则的依据呢?
原理如下:
a+(b+c)
=a+1×(b+c)
=a+1×b+1×c
=a+b+c
如果有减号,这个时候就需要引入负数的概念了:
a+(b-c)
=a+1×(b-c)
=a+1× [ b+(-1)×c ]
=a+1×b+1×(-1)×c
=a+b+(-1)×c
=a+b-c
a-(b+c)
=a+(-1)×(b+c)
=a+(-1)×b+(-1)×c
=a-b-c
a-(b-c)
=a+(-1)× [ b+(-1)×c ]
=a+(-1)×b+(-1)×(-1)×c
=a-b+1×c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