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多妻是蒙古国的一些人民提出的,而且还是蒙古女人提出的。
一夫多妻制的变迁和利弊。
一夫多妻是男权社会的产物,中国在民国之前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实行这样的制度。
不过封建王朝被推翻后,各种陈规陋习被根除,"一夫多妻"制度也名存实亡。
新中国成立后,一夫多妻制度寿终正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之所以贬低它,首先是因为它歧视妇女,制造男女不平等。
其实哪个男人不想妻妾成群,跟皇上那样,整天翻牌子点嫔妃,朝三暮四、朝秦暮楚就不再是梦。
可是对于连一个老婆都讨不到的大多数人们,一夫多妻不是福音,却是噩梦。
因为这个制度对我们大多数草根底层来说太不公平了,因为有钱人、有权人可以一个萝卜几个坑,娶多个美女;而我们搬砖的,却因为缺乏资源,需要几个萝卜去抢一个坑。
虽然现时已经废除了一夫多妻制度,我们能够注意到,有些大款、官宦仍然能一个萝卜占N个坑,但碍于法律,在名义上他们只能有一个妻子,户口本上也只能有一个配偶名额。
当他们用烦用老用腻时或许会卸载掉包袱,给单身狗群体丢弃一点娶媳妇的机会,往往单身人士还把握不住。
如果真的实行了一夫多妻制度,一个成功人士每多一个配偶,世界上就多一个没有配偶的单身狗;对我们亿万草根底层来说,生生被剥夺配偶权乃至继之的生育权,委实是太残忍了。
所以要恢复一夫多妻制度,我们单身狗一万个不答应。
不过仔细了解后,我们发现提出这个制度的,不是我们的国人,而是蒙古国的人。
为什么蒙古女人会提出一夫多妻制?
而且有这个意向的,不是蒙古男人,而是蒙古女人。
蒙古男人也是喜欢一夫多妻的,但是那也是权贵的专利,对多数牧民来说不啻于灾难。
因为自己的温饱都不能维持,怎么可以维持那么多老婆吃饭穿衣,就是化妆品一样都难以满足,更别说多一个孩子要吃奶粉、上学、结婚成家了。
虽然说成吉思汗有几十个嫔妃,但人家花的是纳税人的钱,不用自己掏腰包。因此别说是几十个老婆,就是一万个老婆,人家也能养得起。
众所周知,蒙古族原本是马背上的民族,以游牧为生,天性中对于男女之事,与农耕民族有些不一样,在历史上,女人的地位相当于牛羊,是男人占有财富的象征之一。
蒙古人崇拜成吉思汗,而成吉思汗就有44个老婆。
蒙古紧跟苏联,也搞了几天集体农庄,走的是共同富裕的道路。实行市场经济后,贫富差距拉大,财富都进了少数人腰包。
更糟糕的是,企业私营后,大量工人下岗,失业率居高不下,国民受教育水平也大大降低。
有人说蒙古只有两个房子——一个地狱一个天堂;蒙古只有两种人——个别高等教育的富人和大批目不识丁的穷人!
在这样情况下,蒙古很多男人少有财富,缺乏工作,更没有老婆。
并不是蒙古女人少,而是没有人愿意嫁给他们。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蒙古女人却活得非常滋润。
因为女人到了哪里都是稀缺资源,尤其是漂亮女子。上学有人掏钱,工作有人安排,工作也好找,事业上也容易做出成就。
而且蒙古女人薪水也高,奖金也多,有房有车。
如果真要直说,你要是公司老总或者是国企高官,你愿意让女的在你公司上班还是男的?
比如某国著名的电商,每年都要像选美一样选出很多青春靓丽的女大学生,接受老总的岗前"培训",然后去英国法国或者美国再培训一段,回公司领取高薪,担任要职。
不信大家看看蒙古女性就业情况,蒙古国目前总人口296万,其中女性占50.11%,但在国家机关工作的竟然占到了骇人的52.35%,当教师的女性人数更不可思议,竟然有73.44%,卫生部门工作的女性简直逆天,占到81.31%。
相比之下,还是我们幸福啊。
这么多优秀的蒙古女性,有文化,有技能、有财富,他们当然不愿意嫁给满身羊膻味的牧民当老公,他们钱少是一个方面,还多伴有酗酒的坏习惯,喝多了打老婆一点也不稀奇。不少女人宁做凤尾不做鸡头,哪怕给大款和当官的当备胎和小三。
但坑再多,萝卜只有一个,那结局非常悲惨。好多妙龄女子不嫁穷人,甘愿跟大款和成功人士有瓜葛,或干脆借腹怀胎,自己奉行独身主义。
可是既然开花就要结果,生了孩子都说不清是谁的,自己能养活当然更好,万一自己失业,孩子的成长就是大问题了,那些成功人士往往提起裤子就不认账,因为婚外情毕竟是丑闻。
所以蒙古女性就呼吁在蒙古实行一夫多妻制度,这样女人们都可以嫁给成功人士,有了名分,有了经济保障,娃儿也有个名正言顺的爹地,百利无一害。
不过这样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如此一来,蒙古普通爷们或一般牧民可就惨了,只好在空旷的原野上发泄自己的不平,郁闷的喝起小酒,在麻木中伤害着自己的身体,降低着男性的整体寿命,社会继续陷入男多女少、女性要求一夫多妻制的循环往复的怪圈。
这主要是由他们国家的国情决定的,因为蒙古国很多男的,并且那些男的都不太爱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