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卷长约1.8米,宽仅15厘米,共计11行21字,被誉为“天下第一行草书”。这幅作品绘制于黄庭坚公元1098年至1133年间,他创作此书法时,已两度出家,并把别墅与财产分与子孙及亲友,专以卖诗、书、画糊口,因而名声显赫。
此卷写了苏轼所作《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海棠未雨”一句。黄庭坚的草书端正挺秀,笔画有力,运笔流畅,构成了一种独特的书写风格。整个诗卷以黑色为主色调,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非常简洁朴素,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内敛之美。可见黄庭坚的书法精湛造诣和独具匠心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他对苏轼诗歌的高度赞赏和崇敬之情。
黄庭坚临苏轼海棠诗卷,是中国宋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据传,在北宋宝祐年间,两位文学泰斗黄庭坚和苏轼曾交好,并互相赠送诗作。据传,有一次苏轼向黄庭坚赠送了他自己写的《海棠诗卷》,并请黄庭坚指教其中的不足之处。黄庭坚看过后,十分欣赏苏轼的诗,唯独对其中的一句颇有微词,认为“更多花雨空流处”一句缺少了“水”的修饰。于是,他在苏轼的诗卷上提笔挥毫,加上了“水”字两个,将这句诗改为了“更多花雨水空流处”,并写下了一首回诗作为回礼。
以下是黄庭坚所写的回诗全文:
风雨乘轺牧野归,
更闻漳浦蟹螯肥。
总应独爱江南色,
不恋桃源第一溪。
十里烟波春思在,
洛阳亲友如相思。
九霄烟月何时到,
黄鹤楼前溪水西。
这首回诗是黄庭坚的经典作品之一,借用漫山遍野的野花和草木,来表达乱世之中的哀思和对故国山河之美的怀念。在最后一句“黄鹤楼前溪水西”,黄庭坚更是妙笔生花,通过远观黄鹤楼前的溪水向往远方的意象,表现出了他对自由、追求和理想的无限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