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户
到了元末明初,孔子后裔传至五十六代时,20派又续分为60支,后称60户。每个户为一个族派,以始迁定居的村名为户名。
△六十户部分名单
第一派是孔浣之后,衍为十户。孔浣生孔思晦,为五十四代孙衍圣公。有子孔克坚,袭封衍圣公。孔克坚有子九人:孔希学、孔希说、孔希范、孔希进、孔希麟、孔希凤、孔希顺、孔希尹、孔希赟。其中希赟无后。
孔希学嫡长,袭封衍圣公,居于曲阜城内的衍圣公府,为孔氏家族的大宗主,列为第一户“大宗户”。孔希说,太学生,居于城西南临近沂河的苗孔村北阁南,列为第二户“临沂户”。孔希范,明初曲阜县世职知县,营别墅于城西 6.5 公里时家庄,生三子:孔询、孔諴、孔訚。孔询,处士,析居于城西八公里的孟村(今名孟林),列为第三户“孟村户”。孔諴,明初詹事府主簿,析居于城北五公里泗河之阳的孔家道沟村,列为第四户“道沟户”。孔訚,处士,至其孙五十九代孔彦韶时,徙居滕县西的级索村,列为第五户“滕阳户”。孔希进,太学生,居于城东四公里的旧县村,列为第六户“旧县户”。孔希麟,明初监察御史,居于城东南五公里其父营建的“终吉别墅”,列为第七户“终吉户”。孔希凤,太学生,居于城东北十公里的蔡庄,列为第八户“蔡庄户”。孔希顺,处士,居于城西十公里的戴庄,列为第九户“戴庄户”。孔希尹,处士,居于城东南十公里的栗园,列为第十户“栗园户”。
第二派是孔沂之后,衍为二户。孔沂为元代进士,生有二子:孔思进、孔思义。孔思义传二世无后。孔思进生七子:孔克宽、孔克慎、孔克谨、孔克勉、孔克功、孔克贞、孔克勤。克宽传一世绝,克慎、克功、克贞均无传,克勤落居山东清平县西孔家庄,传有后人者仅克谨、克勉。孔克勤,元代汝南府推官,居于城西时家庄,列为第十一户“时庄户”。孔克勉,元代宁阳县知县,居于孔林后的张阳村,列为第十二户“泗北户”(古时泗河在洙水南)。
第三派是孔潾之后,衍为二户。孔潾为元代沧州儒学教谕,生有三子:孔思友、孔思古、孔思本。孔思友是元代汝宁府推官,生四子:孔克忠、孔克常、孔克信、孔克纲。孔思古是元代曹州景山书院山长,生孔克达。孔思本是元代盘阳路儒学教谕,生孔克谐。其中孔克忠无传。克常与其五子迁居河南太康县,克信长子希安、次子希原落户江苏吴县,三子希淳徙居山东范县。克谐与其三子迁居山东定陶城西孔莲坑。有传者克纲、克达。孔克纲,元代丰县儒学教谕,居于城南十公里的店北头村,列为第十三户“店北户”。孔克达,聊城、宣德两县教谕,居于城西南郭外的苗孔村,列为第十四户“西郭户”。
第四派是孔治之后,衍为四户。孔治于元代袭封衍圣公,其子孔思诚,曾袭封衍圣公,改授濮州牧致仕。孔思诚生三子:孔克钦、孔克纯、孔克容。克纯、克容均无传。孔克钦为元代世袭曲阜县尹,生子孔希大、孔希章。孔希大于元末明初为世袭曲阜县尹,生四子:孔诗、孔诘、孔讵、孔词。孔希章为元代世袭曲阜县尹,无子,以兄之子孔词为嗣。孔诗,处士,居于城东四公里的仙源县城旧县村。列为第十五户“仙源户”。孔诘,处士,居于城东南三公里逵泉之南的张曲村,列为第十六户“泉南户”。孔讵,处士,居于城东南六公里的齐王坡,列为第十七户“齐王户”。孔词,处士,居于城东北的盛果寺,列为第十八户“盛果户”。
第五派是孔澄之后,衍为三户。孔澄,元代追赠为翰林待制、奉议大夫、曲阜县子,生有八子:孔思忠、孔思恭、孔思谦、孔思正、孔思仁、孔思履、孔思循、孔思智。其中思忠为元代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事,落居广西灌阳县秀口屯;思恭任元代济宁路同知,落居山东城武县东孔楼村;思谦、思正、思仁、思循、思智皆传一世失后,有传者孔思履为元代穰县主簿,生三子:孔克仲、孔克静、孔克恪。克静、克恪无后,孔克仲为明初世职曲阜知县,营别墅于城西南的苗孔村,生有三子:孔希祚、孔希武、孔希绪。孔希祚,处士,居于城西南的苗孔村,列为第十九户“苗孔户”。孔希武,以其子明代世职曲阜知县孔澳的官荫,追赠为曲阜知县,与兄同居苗孔村,列为第二十户“文献户”。孔希绪,三氏学生员,与兄同居于沂河北岸的苗孔村,列为第二十一户“沂北户”。
第六派是孔济之后,衍为四户。孔济为元代世袭曲阜县尹,生有六子:孔思凯、孔思庸、孔思直、孔思元、孔思贤、孔思善。其中,思庸之子克礼为宁海学正,落居山东平阳城南孔家集;思贤与子落居山东寿光县;思元、思善均传一世绝;孔思凯为元代世袭曲阜县尹,生二子:孔克义、孔克迁(无后)。克义为元代肥城县主簿,生三子:孔希皋、孔希岩、孔希云;孔思直为元代曲阜儒学教谕,生子孔克允,为元氏县学教谕,克允生孔希显。孔希皋,处士,居于城东的旧县村,列为第二十二户“黉门户”。孔希岩,处士,居于城南二公里的石家村,列为第二十三户“石村户”。孔希云,处士,居于城南七公里的鲁贤村,列为第二十四户“鲁贤户”。孔希显,处士,居于城西南沂河之阳的苗孔村,列为第二十五户“沂阳户”。
第七派是孔淙之后,衍二户。孔淙有四子:孔思蹈、孔思静、孔思德、孔思敬。思德无传,思蹈、思敬均传二世无后。孔思静生三子:孔克己,传一世绝;孔克敏无传。孔克谅为元代洽州路儒学教谕,有子孔希英,为明初济宁路儒学教谕,生二子:孔诲、孔谌。孔诲,处士,居于城西七公里的大孔家村,列为第二十六户“孔村户”。孔谌,处士,居于城西七公里的王家塘,列为第二十七户“王堂户”。
第八派是孔涖之后,衍一户。孔涖生二子:孔思顺、孔思从。思顺传二世,子孙七人,皆无后。思从为元代曹州儒学教授,生子孔克久,居于城西关外的小庄村,列为第二十八户“小庄户”。
第九派是孔演之后,衍一户。孔演为元代权主祀事,生子孔思睿,为元代虎贲卫教授、泗水县主簿,生四子:孔克逸无后;孔克温传一世绝;孔克学,无后。孔克全为元代淮安路儒学教授,生二子:希文、希泰。孔希文为明代世职曲阜知县,有子九人,落居安徽合肥、舒城。孔希泰为明鲁王府仪宾、阶中奉大夫,居于孔庙观德门外四氏学宫旁,列为第二十九户“宫端户”。
第十派是孔淑之后,衍七户。孔淑为元代朝城县尹,生七子:孔思遵、孔思遹、孔思逮、孔思迪、孔思永、孔思礼、孔思立。其中,二子孔思遹二传绝,三子孔思逮一传绝,七子孔思立无传。长子孔思遵有子三人:孔克绍、孔克修、孔克刚。克刚无后;克修三子:希桂、希楷、希模,兄弟落居河北枣强与恩县;克绍为元代翰林国史院待制、朝列大夫,有六子:希祖、希武、希圣、希先、希贤、希颜。希祖为元代泗水县尹,其子孔诚落居肥城县;希武、希贤、希颜皆无传;希圣为元代都漕运司知事,有子五人:孔谠、孔训、孔通、孔达、孔道,兄弟散居山东冠县,菏泽和山西浮山等县。
孔希先为元代翰林国史院典籍、新河县尹,居于城西的犁铧店,列为第三十户“华店户”。孔淑第四子孔思迪为元代太常同知礼仪院使,有二子:孔克昌、孔克光(无后)。孔克昌仕元为世袭曲阜县尹,世居于城东鲁城内的古城村,生三子:长子孔希毅,次子孔希彧。孔希毅为陕西米脂县知县,居于城东的古城村,列为第三十一户“古城户”。孔希彧,处士,有子三人:孔祄、孔谕、孔言。孔祄,明代时自古城迁居邹县(今邹城)岗山南宫村,列为第三十二户“岗山户”。孔谕,居于鲁城内的古城村,列为第三十三户“鲁城户”。孔言,居于城东北十公里的孔家屯,列为第三十四户“孔屯户”。孔淑第五子孔思永,任元代永平路同知,生三子:孔克庄、孔克方、孔克康。长子孔克庄为元代永平路儒学教授,与子希鲁徙居河北晋县小吾村;次子孔克方,与子三人落居河南考城(今兰考)小宋集、翟庄。孔克康,元代濮州知事,迁翰林国史院典籍、太常寺太祝,居于城东古城村,以位于元代县治(今旧县村)西之故,列为第三十五户“西城户”。孔淑六子孔思礼为元代阙里林庙司乐,后迁为内台管勾,居于城东的旧县村,列为第三十六户“旧城户”。
第十一派是孔泗之后,衍一户。孔泗生三子:孔思福、孔思盛、孔思盎。思盛、思盎兄弟徙居山东长清县孔庄。孔思福生孔克先,居于城西六公里的吕官村,列为第三十七户“吕官户”。
第十二派是孔滨之后,衍四户。孔滨,字鲁臣,元代洙泗书院山长,生三子:孔思范、孔思政、孔思常。其中思常无传;思范,元时为汶上圣泽书院山长,生子孔克砥;思政,元代虞城县儒学教谕,生三子:孔克渊、孔克一、孔克中。孔克砥,居于城北孔林门前的林前村,列为第三十八户“林前户”。孔克渊,居于城东八公里防山之西的瓦窑头村,列为第三十九户“防西户”。孔克一,居于城北孔林门前的林前村,列为第四十户“林门户”。孔克中,明代世职曲阜县知县,居于城东八公里的官庄村,列为第四十一户“官庄户”。
第十三派是孔滋之后,衍一户。孔滋为元代汶上圣泽书院山长,生有三子:孔思文、孔思忍、孔思庄。思文、思忍均无后。思庄为元代文公书院山长,有子孔克虑,居于城南六公里的大薛村(今名大雪),列为第四十二户“大薛户”。
第十四派是孔浩之后,衍一户。孔浩为元代巨野县尹,生有四子:孔思明、孔思讷、孔思用、孔思宾。思明传一无后,思宾无传,思讷为元代山西太平路儒学教谕,致仕返里时,卒于阳城旅邸,其子孔克诚即寄居阳城,后迁居河南济源县三河村。孔思用为元代威州学正,兼提领监修林庙,其子孔克珪居于城西北十五公里的广文店,列为第四十三户“广文户”。
第十五派是孔淋之后,衍一户。孔淋为元代邹县医学教谕。生二子。长子孔思则无后,次子孔思举,居于城南六公里的小薛村,列为第四十四户“小薛户”。
第十六派是孔潝之后,衍二户。孔潝,处士,生二子:孔思宣,孔思盛(无传),孔思宣之子克懋,生子二人:孔希儒、孔希韶。孔希儒,居于城东十三公里的陶乐村(今名北陶洛),列为第四十五户“陶乐户”。孔希韶,明代家庭族长,居于城南三公里的北公埠(今名北兴埠),列为第四十六户“北公户”。
第十七派是孔洵之后,衍十户。孔洵为元代东平路儒学教授,生二子:孔思权、孔思衍。孔思权之子克清,有子三人:孔希翥、孔希翀、孔希铎。其中希翀传四世绝。孔思衍为元代盘阳路儒学教授,其子孔克謍为明代世职曲阜县知县,有子八人:希从、希让、希干、希善、希恒、希豫、希节、希济。
孔希翥,居于城北五公里的纸坊村,列为第四十七户“纸坊户”。孔希铎,居于城北十五公里的董家庄,列为第四十八户“董庄户”。孔希从,居于城北坊上村,列为第四十九户“坊上户”。孔希让,居于城西北八公里的高庄,列为第五十户“高庄户”。孔希干,居于城南五公里的南公埠(今名南兴埠),列为第五十一户“南公户”。孔希善,居于城南四公里的星家村,列为第五十二户“星村户”。孔希恒,居于城西九公里的古柳村,列为第五十三户“古柳户”。孔希豫,居于城北十五公里的吴孙集(今名吴村),列为第五十四户“吴孙户”。孔希节,居于城西南四公里的东家村,列为第五十五户“东村户”。孔希济,居于城北九公里的磨庄(今名孟庄),列为第五十六户“磨庄户”。
第十八派是孔汭之后,衍一户。孔汭为元代江南行台都事,居于城东南五公里的张曲村,列为第五十七户“张曲户”。
第十九派是孔泾之后,衍一户。孔泾为元代翰林国史院检阅官,明初诏封为孔氏家庭族长,居于城东南九公里的息陬村,列为第五十八户“息陬户”。
第二十派是孔灨之后,衍二户。孔灨为元代东平路儒学教授、益都路学正、胶西主簿,有子二人:孔思度、孔思实。其中思实无传。孔思度,字徽道,元末省委提控监修林庙,权袭封祀事,生二子:克佐、克弼。孔克佐,居于城西北二公里孔林之西的东林西村,列为第五十九户“西林户”。孔克弼,居于城西北二公里孔林之西的西林西村,列为第六十户“林西户”。
清嘉庆十年六十户户头户举名册
孔氏族长造送户头户举点名清册:
大宗户:户头:广淮,户举:毓廷。
临沂户:户头:继祯、继珃,户举:继俭。
孟村户:
河南户:户头:传汭,户举:传俊。
河北户:户头:昭典,户举:广俊。
道沟户:户头:传滨,户举:传经。
滕阳户:户头:户举
旧县户:户头:传林,户举:传珍。
终吉户:户头:兴荣,户举:传光。
蔡庄户:户头:毓滨,户举:毓荣。
戴庄户:户头:继哲,户举:继电。
栗园户:户头:继谦,户举:传忠。
时庄户:户头:继昌,户举:广忻。
泗北户:户头:毓宦,继富,户举:继脉、传丕。
店北户:户头:毓泉。
西郭户:户头:毓春。
仙源户:户头:传绅、广福。
泉南户:户头:继玉。
齐王户:户头:继潭,户举:传森。
盛果户:户头:毓兰,户举:继洵。
苗孔户:户头:传泗,户举:传杰。
文献户:户头:传铭。
沂北户:户头:毓秉,户举:毓洗。
黉门户:户头:衍伦。
石村户:户头:毓和,户举:传辉。
鲁贤户:户头:传法、毓山,户举:毓东。
沂阳户:户头:传理,户举:兴瑞。
孔村户:户头:继汪,户举:继武。
王堂户:户头:继富。
小庄户:户头:继图,户举:广泰。
宫端户:户头:兴来,户举:
华店户:户头:昭贤、继先。
古城户:户头:继春、传贞,户举:毓水。
冈山户:户头:传俊,户举:继曾。
鲁城户:户头:传辉、继纯,户举:广焙。
孔屯户:户头:传磊。
西城户:户头:继兰。
旧城户:户头:户举:传松。
吕官户:户头:传清,户举:传淮。
林前户:户头:继忠、兴宝,户举:兴诚。
防西户:户头:传凤,户举:毓振。
林门户:户头:毓凤、户举:毓科。
官庄户:户头:兴如、毓清,户举:毓琮。
大薛户:户头:传桐,户举:
广文户:户头:兴鲁,户举:
小薛户:户头:兴柑、衍昂。
陶乐户:户头:继奎、广栋,户举:传瑛。
北公户:户头:毓宽,户举:传远。
纸房户:户头:毓英,户举:毓书。
董庄户:户头:毓璠。
防上户:户头:继朗。
高庄户:户头:传芬,户举:传文。
南公户:户头:传礼,户举:继址。
星村户:户头:广孝。
古柳户:户头:
吴孙户:户头:传龄,户举:继炣。
东村户:户头:毓景。
磨庄户:户头:传易,户举:兴伦。
张曲户:户头:毓煊,户举:兴存。
息陬户:户头:兴椿、兴经。
西林户:户头:兴钦,户举:毓枚。
林西户:户头:衍庆,户举:兴科。
右具册。嘉庆十年正月。
五品执事官兼族长孔衍伸、三品执事官兼举事孔昭辉。
孔氏六十户是按照孔子家族的家谱与族谱中记载的世系排定的。
这些家族通过宗族组织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分别掌管不同的宗族祭祀仪式和家族事务。
孔氏六十户是孔子家族中最重要的六十个家族,其称谓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此外,孔氏六十户还与孔子的弟子和嫡系门生等组成了孔氏宗族。
值得一提的是,孔氏六十户并非固定不变的,它们随着时间和历史变迁而有所调整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