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同师受业的人。《汉书·萧望之传》:“复事同学博士白奇,又从夏侯胜问《论语》、《礼服》。”唐司空曙《题暕上人院》诗:“更说本师同学在,几时携手见衡阳?” 清孙枝蔚《寄乡中旧游》诗:“混迹鱼盐别草莱,寄言同学莫相哀。”鬼谷子谓李斯曰:“廷尉师事荀卿,学同韩非,亦是大道。”现在多指在同一时段同一学校学习过的人都是“同学”,再细分就是同班同学、同级同学,同院(系)同学、同校同学。冰心《悼念林巧稚大夫》:“在协和医院的医护人员和社会服务部里,都有我的同学。”
同窗:也写作“同窓”。在一起读书的人,同学。清 李渔《比目鱼·入班》:“这等说,是敝同窓了。”郭沫若《女神·光海》:“我有个心爱的同窗,听说今年死了。”
窗友:是在一起读书的友人。
书友:犹同学。缪敏《弋横农民暴动》:“志敏同志到蓝子坂先找花春山同志,说是书友。”
学友:即在一起共同学习、读书的人,是指学习上的朋友。在同学中感情较深的并建立了友谊的学生、学员对同伴的称呼。它不同于一般的同学。它的圈子是在学生和学员中,有学习情感交往的人。
校友:就是曾经在同一个学校学习、工作的人,就成为校友,以学校为标准,并不以班级等为标准。校友的定义很广泛,有老校友新校友等。
同门:同师受业。亦指同师受业者。《礼记·檀弓上》:“吾离羣而索居。”汉 郑玄 注:“羣,谓同门朋友也。”《汉书·儒林传·孟喜》“同门梁丘贺疏通证明之。” 颜师古 注:“同门,同师学者也。”
同科:科举时代称同榜考中。 宋 王安石 《酬冲卿见别》诗:“同官同齿复同科,朋友婚姻分最多。”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葛苍公传》:“初,湻燿避兵石冈,有同科孝廉 丹阳 葛麟 ,与二力士至。” 也指同榜考中者。《儒林外史》第二回回目:“ 王孝廉 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 暮年登上第。”
同举:
同门友:同师受业之友,犹今之学友。《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同舍生:舍意为学舍。宋陶谷《清异录·五窟》:“老拙幼学时,同舍生刘垂尤有口才。”
旧时称同学为“同砚”、“砚台”、“窗友”、“同门”、“同窗”。共一方砚台,同一张坐席,同一位教师上课,当然是同学了。
砚友、砚兄:取意于两人一起学习,常共用笔砚的现象。都是指在同一老师门下学习的学生。
同席:同一席子,或同坐一席。古人席地而坐,故云。后泛指同坐一处。《庄子·德充符》:“其明日,又与合堂同席而坐。”
同砚:语本《汉书·张安世传》:“ 彭祖又小与上同席研书。”研,通“ 砚 ”。后因称同学为同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八回:“好在我们同砚,彼此不必客气。”《恨海》第四回:“我与他若是向不相识的,倒也罢了;偏又是从小同居同砚过的。”
砚席:砚台与坐席。借指学习或同学。元晖《北史·魏陈留王虔传》:“好涉猎书记,少得美名于京下。周文礼之,命与诸子遊处,每同砚席,情契甚厚。”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甲与乙邻居世好,幼同嬉戏,长同砚席,相契如兄弟。”
同砚席:意为同一砚台和坐席,指在一起研论诗文或同学。刘禹锡诗:“常时同砚席,寄此感群离。”
同笔砚,也作“同笔研”,指在一起学习的人,即同学。宋代陈亮《与勾熙载提举书》:“今之君子,或少同笔砚,或二十年游从之旧,一旦贵贱少异,便如路人。”
年兄:原是那些科举考试同榜登科的人相互之间的称呼,后来逐渐成了同学之间的尊称。
同年:古代科举中同科考中的称为“同年”,颇有同学的味道。
师兄、师弟、师姐、师妹、学姐、学兄、学弟、学妹、学长等是同窗之间彼此的称呼,是以平辈划分的。对那些年长才高者,敬称为“大师兄”。通常大师兄的地位仅次于老师。
学长:本义是无论是比自己年长的高年级的男性还是女性都要以“学长”这一词来称呼,用来表示对高年级同学的尊重,而并不单单是指高年级男性,也就是“学哥”。一般指对比自己学龄长的同学的尊敬称呼,意思与广义使用的“师兄、师姐”相同。由学长还衍生出了学兄、学姐、学弟、学妹等称呼。学长还可以理解为对比自己早毕业的且年级比自己高的同学的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