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结构规律(千字文图文解释完整版)

千字文结构规律(千字文图文解释完整版)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05-02 02:50:05

千字文结构规律

1、随形布势

     整体字形方正,但更多的是因形布势、一任自然,极尽字的真态。如:'隐'字方正、'仁'字扁平取横势、'义' '月'竖长而取纵势。皆因字立形,自然典雅。

2、向背对比

   字势相向的字,各部件互不妨碍,如:'剑' '河'二字。字势相背的字,各部件互不背离脱节,如:'张' '号'二字。无论是相向还是相背,都是互相呼应,顾盼有度。

3.收放对比

   通过对字的某一部件的收和放来调节字的重心和姿态,使字的结构更趋美感。如:欲' 字左收右放;'圣'字上放下收;“美”字上收下放;'刻'字左放右收。其他字也皆为此理。

4.疏密对比

    一字之内、一篇之间,采用疏密之法调整笔画、章法的节奏。如:'树' '驹'二字,都是左密右疏;'化'整体疏朗;'凤'字整体茂密。有'疏能走马,密不透风'之美。


在对《千字文》的文句进行详尽释义前,先对其文章的结构脉络进行一下疏理分析,为的是先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再去学习文句就有一个整体感与层次感,就容易理解。
  由清人汪啸尹纂辑、今人孙谦益参注的《千字文释义》将《千字文》分为四个部分。
  从第1句“天地玄黄”开始,至第36句“赖及万方”为第一部分,讲天地开辟、日月星辰、四时变化、物类及人类的早期历史。
  从第37句“盖此身发”开始,至第102句“好爵自靡”为第二部分,重在讲述修身功夫。
  自第103句“都邑华夏”起,至第162句“严岫杳冥”为第三部分,讲述跟统治者有关的各方面问题。
  自第163句“治本于农”起,至第248句“愚蒙等诮”为第四部分,主要描述恬淡的田园生活。
  最后还有两句“谓语助者,焉哉乎也”,没有特别含义,将其单列出来。
   

X
  《千字文释义》的分法从大处着手,也毋庸置疑。按我的理解,再参合别人的结论,还可以依照其叙述的内容,详细地有条理地加以细分。
  老子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按照天道、人道这样的思路,从大的方面可以把《千字文》分成天道、王道、人道、功业之道、居家之道共五个部分。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