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提出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逼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基础。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它促进了中共中央逼蒋抗日方针的实现。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停止,国内和平初步实现。中国共产党在这次事变中力主和平解决,充分体现了对团结抗日的诚意。西安事变在国共重新合作的客观形势渐次成熟的时候,起了促进这个合作的作用。在抗日的前提下,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成为不可抗拒的大势。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成两位将军在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无果的情况下,发动“兵谏”。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其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矛盾已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西安事变的历史影响意义在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