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六尺巷由来(莱芜五色崖牌坊故事来历)

莱芜六尺巷由来(莱芜五色崖牌坊故事来历)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05-26 11:42:20

莱芜六尺巷由来

谦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做人的境界,被人们一直传承至今,经久不衰。古代有许多典故都跟谦让有关,比如孔融让梨,六尺巷的故事。那么你知道六尺巷是怎么来的?六尺巷出自什么典故?六尺巷源于张家和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

“六尺巷”指的是一条巷子,史料上有真实的记载,所以不是人们胡编乱造的故事。据说在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他的老家桐城,他家的宅子跟对面姓吴的邻居家的宅子只隔了一条小巷子,而领居家想要将这条巷子占为己有,张家这边不同意,所以两家人发生了很大的争执。官府也没办法,张英就给自己的家人写了一封书信,上面写着: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看了之后让出了三尺的地界,吴家看到张家如此礼让,也让出了三尺,就变成了一条六尺的巷子,这就是“六尺巷”的来历。

因为当时张英的家人希望他利用自己的职位便利,给当地的官府施压,当时张英看到后给家里人回了这样一封信。最终导致这条巷子没有被吴家人霸占,反而因为双方的礼让,变成了六尺巷。张英不仅没有因为自己的职位便利,胁迫吴家人就范;而吴家人也因为张家的谦让,做出了必要的礼让,所以这就是“六尺巷的来历”。

虽然是一个很小的故事,但告诉我们的确实大的道理,让我们学会做人应该礼让,不要因为一些小的事情,影响了自己跟他人的感情,同时也显示出官府对民众的态度,面对利益时的立场,所以,“六尺巷”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很多的道理,这就是“六尺巷”的来历。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

  “六尺巷”的典故之所以成为一段历史佳话,源于张家与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

  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