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央视一套首播的《典籍里的中国》综艺节目,“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与倪大红扮演的“古代护书人”伏生对谈,带我们穿越千年,去到《尚书》里的中国。
剧中,满头白发的“倪大红”,一开始像是扮演老年的孔子,剧情推进后,方知他是秦末汉初时期一位叫伏生的普普通通的儒士。
伏生平静地讲述自己守护《尚书》的往事:儿子为护《尚书》,与乱兵以命相搏而亡;妻子也挨饿受冻,死于荒野。
言未毕,“倪大红”伏案痛苦,此时很多观众都像现场的撒贝宁一样,为其洒泪。秦末焚书坑儒,致使儒家经典损失殆尽。到了汉初时期,天下已定,文化复苏。汉文帝又开始遍访先秦典籍,于是已是90多岁的伏生,成了唯一拥有,并能读懂《尚书》的人。
他是那个时代,最被人钦佩的文化传播者,最高贵的“护书人”。通过“倪大红”的款款而谈,这部在今人看来佶屈聱牙的《尚书》,变得生动形象,波澜壮阔起来。
《尚书》,原称为《书》,亦称《书经》,为先秦时代政事文献的汇编,内容以上古及夏、商、周的君王、重臣进行宣示布告的讲话记录为主。
《尚书》为中国文学散文创作之祖,文风质朴。不过对后人来说,由于年代极其久远,其用语“诘屈聱牙”,颇为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