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1945年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的一些艺术家在院长周扬的指示下,根据1940年流传在晋察冀边区一带“白毛仙姑”的民间故事传说,加工改编出了歌剧《白毛女》。
《白毛女》将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共产党的阶级斗争理论结合在一起,成为解放区文艺标志物,迅速风靡各个解放区。

作品赏析:
《白毛女》以晋察冀边区的民间传说为主要素材,又根据当时革命斗争的现实进行了提炼和加工。主要情节是: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了善良老实的佃户杨白劳,抢走了他的女儿喜儿并奸污了她,最后又逼得她逃进深山。
喜儿怀着强烈的复仇意志顽强地活下来了,因缺少阳光与盐,全身毛发变白,被附近村民称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了这里,领导农民斗倒了黄世仁,又从深山中搭救出喜儿。
喜儿获得了彻底的翻身,开始了新生活。全剧通过喜儿的遭遇,深刻地表达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思想。
真实地反映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中贫苦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证明了只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才能砸碎封建枷锁,使喜儿以及与喜儿有着共同命运的千千万万农民得到解放。
在华北的一个农村,地主黄世仁因看上了农民杨白劳的女儿喜儿,所以将他欠下的六斗谷子利滚利进行勒索,逼迫杨白劳拿女儿抵债,杨白劳在黄世仁的逼迫之下签了女儿的卖身契。
他自觉对不起女儿,所以除夕之夜便自杀了,而喜儿也被黄世仁强抢了过去,并被黄世仁玷污了清白,后来喜儿逃出了黄家,为了躲避他们,她逃进了一个山洞,过着与野人一般的生活,曾经的满头青丝也变成了白发,饥寒交迫之际,她只好去奶奶庙偷吃贡品,因此被人们误以为是“白发仙姑”。
喜儿在被抢入黄家前,已经心有所属,她和当地的大春一直感情很好,而在喜儿被抢走后,大春无奈之下选择了参军。
两年后,大春跟着部队回到了家乡,在听说白发仙姑的事情后,他们决定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