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包粽子的风俗由来和寓意(端午节包粽子的来历简短)

端午节包粽子的风俗由来和寓意(端午节包粽子的来历简短)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06-15 12:36:01

端午节包粽子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来历:纪念屈原

端午吃粽子,现在人们普遍公认的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

老百姓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

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一“筒粽”的由来。

早在春秋时期粽子就出现了,到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寓意:

而最初粽子的寓意是用作祭祖及神灵的,因为古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必须在每年的五月五日举行祭祀活动,以除瘟、驱邪、求吉祥。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变,人们过端午节吃粽子都是承袭传统的表现。不同的地区粽子的种类很多,然而,吃粽子的意义都是一样的。

据传,最初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防止河中的鱼虾害到他的身体,人们把大米放入竹管中,然后放入河里,这就是粽子的前身,也就是管粽子。

后来,为了怕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此外,端午节包粽子还有驱赶蛟龙、求子等寓意。

驱赶蛟龙的传说源于建武年间长沙人的一个梦中,人们需要用艾草和五色丝线捆扎粽子,这是龙最害怕的两件事,这样龙就可以被赶走。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