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鱼苗放养:采用静水式水泥池进行1龄鱼种培育,每平方米放夏花200-300尾,微流水式水泥池每平方米放300-500尾,年终可达0.05-0.10千克/尾。放苗前,要用2%-3%食盐水浸浴鱼体3-5分钟,以杀灭病菌敌害。
2、饵料投喂:饵料主要是孓孑、鱼糜及小型鱼、虾等。日投饵量为鱼体总重量的5%-80%,日投喂2-3次。投喂时以击拍声为信号,使苗种形成条件反射,上浮集群抢食。
3、水质调节:采用地上静水式水泥池培育时,应每1-2天排污一次,同时换水,换水量为1/3,采用地上微流水式水泥池进行培育时,虽然不用专门换水,但要每隔7-10天进行底部排污一次,采用半地上或全地下水泥池不易排污时,可用虹吸法,每隔5-7天清污一次。同时加注新水。
鱼卵孵化池可采用有充足、可靠水源的水泥池,规格多为10m×5m×0.7m。每只孵化池可放鱼卵50万粒。孵化池的数量可视生产规模而定。在鱼卵未入池前,孵化池池水用0lmg/kg孔雀石绿消毒。若鱼卵在产卵池内孵化,也可用0.1mg/kg孔雀石绿全池泼洒。用药后边注水、边排水,使水位保持不变。根据乌鱼在天然水域中产卵于水草丛生的阴凉处之特点,孵化场地上应搭棚,避免阳光直射。孵化期间的水温应尽量保持稳定,温差最好能控制在2℃左右,否则将影响到孵化率。
也可将鱼卵移入直径约60cm的塑料盆中孵化。盆中水深约15cm,每盆放5000-8000粒鱼卵,塑料盆宜放在室内,以避免阳光照射和淋雨。
鱼卵移入孵化池(盆)内后,当水温为20-30℃时,约经10多个小时,受精卵逐渐呈现灰色、深灰色,未受精卵即变为白色,卵表面布满呈白色的水霉。为避免受精卵感染,可用镊子或吸管及时清除。孵化期间,孵化池(盆)应每天早、晚各换水1次,排出池内部分旧水,同时注入部分新水。排水和注水后池水水位应保持不变。换水速度不宜过快,操作时动作应尽量轻,以免卵受震动。孵化用水,若采用含有适量浮游植物的浅绿色水源进行孵化,效果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