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是怎样发明出来的(三极管三种工作原理及详解)

三极管是怎样发明出来的(三极管三种工作原理及详解)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06-20 16:09:10

三极管是怎样发明出来的

1947年12月23日,美国新泽西州墨累山的贝尔实验室里,三位科学家--巴丁博士、布菜顿博士和肖克莱博士在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地做着实验,他们在导体电路中正在进行用半导体晶体把声音信号放大的实验。

三位科学家惊奇地发现,在他们发明的器件中通过的一部分微量电流,竟然可以控制另一部分流过的大得多的电流,因而产生了放大效应。

这个器件,就是在科技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晶体三极管。

由于二极管检波器的输出信号很微弱,检波效率较低,所以人们想尽办法对这种电子管进行改进。1907年,美国一位从事无线电信号检波工作的发明家李·德福雷斯特在二极管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加上了一个金属丝制的栅极,带负电荷的栅极使得电子也带有了负电,从而趋向于被驱离栅极,使只有少数电子到达金属片。

这样,人们用增加或减少栅极负电荷的方法就可以调节流向金属片的电子数量,也就意味着人们可以对电子的流动进行精确的控制——这就是今天三极管的标准形式,由金属片、灯丝和栅极三种元件构成。

随后,三极管很快就被用来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此后,德福雷斯特为美国海军设计了第一座大功率无线电台,首次实现了使用无线电发布新闻广播。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