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来鸟不惊”的意思是人走近了,但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
【古诗原文】
唐·王维《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古诗释义】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古诗作者】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画家,世称“王右丞”,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多咏山水田园,书画特臻其妙,故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代表诗作有《相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等。
苏轼高度赞扬王维的山水诗成就,对王维的诗艺意境作了很好的总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意思是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其所成就,不仅能诗善画,还通过他的创作,把艺术中的诗与画相互融化。
人来鸟不惊,因为这只鸟在画中,当然不会被惊吓了。
出自宋代的《画》
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
头头皆显露,物物体元平。
如何言不会,祗为太分明。
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著名但却以讹传讹很久的诗。小学语文课本中录用了这首诗的前半首,并依据历代流传版本更动了诗中的个别字,即“远看山有色,静听鸟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但教材没有标注诗的作者和产生年代,而笼统地以“古诗”标之。关于诗的作者,长期以来,有唐代王维说,僧人大川禅师说,元代王冕说,明代唐伯虎说,清代高鼎说等多种版本。这些传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没有任何历史依据。大多都属于臆想猜测以及在网络上以讹传讹而已,甚至有人根据对于该诗前半首的片面理解,认为该诗源出于描述一幅画,并冠以《画》的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