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交响曲》1807年总谱出版,1808年首演在维也纳皇家剧院由贝多芬亲自指挥。因为贝多芬称第一乐章主题是“命运在敲门”,因此后人称之为《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交响曲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结构严谨、完整,手法简练、明快,发展紧凑、均衡,主题形象鲜明、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英雄气魄,代表着贝多芬的艺术风格。
第一乐章:热情的快板,2/4拍子的奏鸣曲式。展示了一幅斗争的场面,音乐象征着人民的力量如洪流般,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向黑暗势力发起猛烈地冲击。乐曲一开始出现的强有力富有动力性的四个音,就如贝多芬所说的“命运在敲门”的音型,形成了这一激昂有力的主题,当各种乐器轮回进行模仿这一音型,相继掀起一次次紧张的浪潮之后,圆号走出了一个命运冬季的变体,它表达了一种必胜的信心。从而引出了富于歌唱的第二主题,这是一个抒情的旋律,漫柔优美,明朗的音调与前面形成对比,抒发了人们对幸福生活得渴望与追求的情感。
第二乐章:降a小调,稍快的行板,3/8拍,双主题的变奏曲式。是首优美的抒情诗,宏伟而又辉煌,与第一乐章形成了对比。体现了人们的感情世界,战斗后的静思和对美好理想的憧憬相互交错,最后转化为坚定地决心。在低音提琴拨奏下,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第一主题,它深沉、安详、优美、蕴藏着深厚的力量。紧接着,单簧管和大管奏出了具有战斗号召性的第二主题。这个主题音调与第一主题接近,并与法国革命时期的歌曲有音调上的联系。它起初抒情而沉思,转入c大调由全乐队强奏,成为一支雄伟的凯旋进行曲,充满火热的朝气,鼓舞着人们勇往向前。
第三乐章:c小调快板3/4拍。这个乐章用复三部曲式写成。主部由两个对比性主题,第一个主题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出急速的旋律,有一种向前推进的力量,另一个是第一个主题的基础上的应句,由连串的和弦组成,它沉着,抑制,显出不安的情绪。之后圆号再次出现,奏出一个非常活跃的新主题。中部部分以热烈的德国民间舞曲为中心,由c小调转为c大调更为明朗,音乐采用了复调赋格与主调和声的对比手法。第三部分是动力性的再现部。
第四乐章:快板,4/4拍,奏鸣曲式。规模宏大的第四乐章充满光明和无比欢乐地情绪,是欢呼胜利的热烈场面。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雄伟壮丽的凯旋进行曲开始,第二部分音乐的情绪与前部连贯,情绪富于歌唱性。副部主题由弦乐器奏出,建立在G大调上,以三连音为主,轻松而带有起伏。呈示部的结尾,出现了一段与呈示部相联系的新旋律。展开部是以第二主题广泛活跃的发展为基础,不断高涨的音乐,像是无边际的人群,汇成了欢乐地海洋。再现部重复了呈示部的音乐,有增加一些新元素,像一般巨浪从英雄心底流出,尾声时,庞大的响起了光辉灿烂的凯旋进行曲,表现人民经过斗争获得胜利的无比欢乐